中卫:百万亩黄河流域防沙治沙工程和涵养林建设全速推进

“建设水源涵养林是提高水源保障能力、保护水源区水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3月12日,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在林草生态系统恢复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开展生态保护行动,实施黄河流域防沙治沙工程,并巩固环境治理成果,实施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工程,让绿色成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色调。

据了解,我市积极与中科院沙坡头治沙站合作“美丽中国”治沙创新研究,与宁夏大学合作研究治沙创新模式,大力宣传“麦草方格”治沙经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坚持不懈进行开发治理。实施国家退化林分改造项目,加快推进腾格里沙漠100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抓好沙区综合治理,对城市影响最为严重的北部腾格里沙漠长流水区域进行沙区综合治理。2020年计划完成营造林2.65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乔木造林0.15万亩、灌木造林1万亩,在长流水地区实施退化林分改造0.5万亩,封山(沙)育林1万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项目76万亩。

同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加快推进以南华山为中心的150万亩生态涵养林带、中部100万亩经果林产业带、北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00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带建设,做好全市271.3万亩天然林和87.75万亩公益林资源保护工作。对现有天然林和公益林严禁采伐,健全护林组织,完善护林制度,加大全市森林资源责任考核力度,建立森林资源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南华山外围区域水源涵养林建设提升工程,通过新造林以及提升改造方式,打造结构稳定、景观多样、功能完备的水源涵养林基地,2020年海原县计划完成营造林9万亩。(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 全媒体记者 冯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