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中国移动5G为“云游戏”带来的机遇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我们即将迎来万物互联的时代。”

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革新,我国也正式步入5G技术发展与商用的元年。频率更高、带宽更大、速度更快的5G技术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

从3G时代的120Kb/s~600Kb/s到4G时代的1.5Mb/s~10Mb/s,5G时代的理论峰值比4G还要快上10~100倍。当然,传输速度的加快仅仅只是5G技术所展现出来的冰山一角,包括游戏产业在内的多个领域都将突破瓶颈,焕发出新的“商机”。

那么,5G时代下的游戏行业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游戏市场又是否会被重新改写呢?

“云游戏”或将迎来新生态

其实早在2000年,云游戏的概念便在E3展会(美国电子娱乐博览会)上被行业内知晓。芬兰一家名为“G-cluster”的公司运用Wi-Fi将PC游戏画面投射至手持设备上,这便是视频云游戏的原始雏形。

2010年,游戏服务商“OnLive”进一步推进了视频云游戏的专项服务。它们将所有游戏数据都在本地服务器端运行,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络接收到压缩渲染过后的游戏画面即可实现实时性畅玩。此举试图将玩家从昂贵的设备与庞大的下载数据之中解脱出来,如果能够全面普及,势必将会打破整个游戏产业的壁垒。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的通信行业在技术领域尚未成熟,使得这项听上去十分有趣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对于“云游戏”来说,最大的考验除了画面适配性之外,网络传输速度更是重中之重。而传输延迟、游戏画质差、网络带宽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玩家们在进行云游戏的体验感非常糟糕,也成为了全面推进的最大难题。

所以,早期提出视频云游戏概念的行业“掌舵人”几乎都折戟沉沙。阻碍它们的并非市场,而是网络带宽条件以及虚拟化技术发展的限制。不过,并未取得成功的“OnLive”的潜力成功被索尼看上,为后续PlayStation Now的发布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019年,随着5G网络的商用化大潮席卷而来,受制于技术原因的云游戏再度被众多行业巨头重新关注。5G+云游戏的概念被频频抛出,众多行业巨擘相继入局:谷歌推出的Google Stadia、微软打造的Project xCloud、亚马逊收了购英国云游戏后端专业厂商GameSparks、腾讯的云游戏平台START也正式开放测试……

2019年3月21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发布会上,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一直在积极推动5G发展,全力促进5G标准的制定、技术的成熟、商业的应用、生态的构建。坚持公众客户市场与政企行业垂直领域并重,实施5G+计划。”

相信经过多年技术储备,云端主机强大的渲染能力已经突破技术壁垒。而随着移动5G高速网络连接之下,云游戏的门槛被逐步降低,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更迭,游戏行业的发展将迎来一次巨大洗牌。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5G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游戏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也成为了全球游戏厂商的重要“战场”。只要能够牢牢抓住“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便能够乘着游戏行业黄金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增值。

主打游戏入口整合及相关运营服务云游戏平台或许将在游戏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游戏厂商们也将在云游戏平台的爆发式增长中逐步扩宽影响力与创造力,进而推出更多的功能性玩法,使游戏产业链更加丰富。在中国移动5G的加持下,云游戏市场将会保持相当可观的增长力度。

将视野放长远来看,由时代催生出的火爆产业几乎都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5G技术似乎已经是触手可及,云游戏产业的变革与腾飞更将是时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