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黎》——尋找屬於你的黃金時代

深夜重溫了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我恨不得立刻買一張飛往巴黎的機票。

像男主角吉爾(歐文·威爾遜飾)一樣,漫步在巴黎的街頭。

影片開始三分鐘的巴黎街景,伴隨著單簧管協奏曲,每一幀都美的像一幅畫。

巴黎,這座融合了時尚與古典的城市太容易讓人沉溺其中。

這部電影就是導演給巴黎最美的讚歌。

主人公吉爾是一個美國人,跟一白富美訂婚後來巴黎旅遊。

在巴黎郊區的莫奈花園,吉爾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吸引。

他已經瘋狂的愛上巴黎,他要留下來創作完他的小說。

一直都有著文學夢的吉爾,因生活所需,在好萊塢寫著迎合當下的文字,那讓他很浮躁。

做著不喜歡的事情,哪怕小有成就也不能令他開心。

未婚妻伊內茲認為這才是正兒八緊的工作,是一個社會人最靠譜的表現。

這次要不是她父母來巴黎談生意,她才願意過來。

在伊內茲看來,巴黎不過是一座老城,沒什麼可留戀的。

但在吉爾心中,他認為巴黎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

她的一磚一瓦都富有歷史的痕跡,

是人類璀璨文明的最集中的體現。

光是站在莫奈的花園裡,他就不捨得離開。

伊內茲無法理解他的這種心情,經常調侃他一到巴黎就發病。

吉爾對很多事情的觀點看法都很不受伊內茲父母的喜歡。

富有的他們打心底裡看不上這個未來女婿。

他們都是最入世最現實也是最務實的成功商人,

所做的工作都圍繞著賺錢來展開。

為了賺更多的錢,

為了更好的生活,

為了更體面的活給別人看。

你不能說他們的追求有錯。

他們終其一生要的就是:財富、地位、名望。

女兒找了這麼個不求上進的男人,估計這輩子也就那樣了。

如果女兒找一個在功名上能有所追求的男子,那麼這一家人會很和諧。

可偏偏女兒找了個寫劇本的。

本來就對吉爾不滿,最近女兒竟然說他想辭掉收入尚可的工作,還要搬來巴黎寫小說。

伊內茲一家認為吉爾簡直是瘋了。

吉爾也知道與他們格格不入,卻還是不願改變自己。

吉爾和伊內茲偶遇了大學同學保羅夫婦,據說他們受邀來到法國一所大學做講座。

久別重逢,健談的保羅聊起了自己的發展現狀,一臉得意。

伊內茲喜歡保羅的聰明幽默和博學,便同意了四人同遊凡爾賽宮。

吉爾不喜歡這個誇誇其談的偽知識分子。

四人來到凡爾賽宮,保羅開始在大家面前賣弄學識。

哪怕是錯的,保羅也要強詞奪理的跟美女導遊(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呂尼飾)掙個高低。

看不慣如此行事風格的吉爾故意站在導遊一邊,說保羅的記憶出錯了。

但伊內茲卻特別喜歡跟保羅,酒會結束後,還要同他們去跳舞。

心煩的吉爾與他們分開,獨自沉浸在巴黎的美景中。

午夜巴黎浪漫的無可救藥。

一輛快速駛來的老爺車停了下來,一群人把吉爾拉到了車上。

吉爾隨著這輛車一同穿越到了藝術家雲集的1920S黃金時代。

舞會上,他遇見了菲茨傑拉德和澤爾達夫婦,美國詩人艾略特,

現場天才音樂家科爾•波特整個彈鋼琴,

黑人舞蹈歌唱家約瑟芬貝克跳著迷人的舞蹈。

激情的藝術家們相談甚歡。

他無法遏制內心的激動,加入他們。

就在吉爾驚歎之餘,澤爾達又提出帶吉爾去巴黎最好的酒館。

他見到著名作家海明威,在那在獨自飲酒。

此刻吉爾無法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

海明威說:一部作品的優秀來源於真實,而戰爭讓人越發真實。

在爛泥中死去並不可歌可泣,除非你是高雅而從容的死去,那樣的死亡不僅高貴而且無畏。

才華橫溢的海明威跟菲茨傑拉德說:你是個作家,把時間留給創作。別讓這個女人毀了你,她是在揮霍你的時間。

澤爾達聽到海明威如此刻薄她,生氣的走了,菲茨傑拉德追了出去。

吉爾表明自己在寫小說,想給海明威讀一讀。

海明威說:如果它寫的很糟糕,我會討厭,因為我討厭爛文。

;如果你寫的很好,我會嫉妒,那樣我就會更加討厭它。

所以,你最好別從另一個作家那裡討看法。

但海明威也表示會帶他去見文藝界教母斯坦因。

她會幫助吉爾。

吉爾聽後更加激動了。

告別海明威後,他回到了現實。

這一夜,讓吉爾更加著迷於巴黎的人文藝術。

他把晚上的奇遇告訴給伊內茲,卻遭到了嘲笑。

白天,他陪伊內茲跟她母親去逛精品傢俱店,出來的時候,剛好下起了雨。

吉爾邀請伊內茲跟她一起漫步雨中,伊內茲毫不猶豫的拒絕,選擇打車回家。

兩人的差異越來越大,這讓吉爾很是失落。

第二次晚上,他帶著伊內茲再次溜達到了街頭,可等待許久不見他所說的古董車來,伊內茲不耐煩的乘車離去。

午夜的鐘聲再次敲響,古董車停在街邊,這次來接他的是海明威。

到了斯坦因的家,他見到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畢加索。

斯坦因在跟畢加索討論一幅畫。

此時,畢加索的情人阿德里亞娜(瑪麗昂歌迪亞飾)手拿香菸,站在一旁,煙視媚行,美的不可方物。

連海明威都說要把她從畢加索身邊搶走。

吉爾把小說交給了斯坦因後,跟阿德里亞娜流連於巴黎的夜景。

他們談論巴黎,文學,藝術。

他們相見恨晚。

他表示他太愛巴黎的黃金時代。

在這一點上兩人意見不同。

阿德里亞娜認為最迷人的是巴黎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被稱為巴黎的美麗年代。

那時的歐洲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發展的日臻成熟。

漸漸的,吉爾發現每個人心中的黃金時代是不一樣的,比如他和阿德里亞娜。

驚喜還不止這些,吉爾還遇到了超現實主義三人組:達利、西班牙國寶級導演布努埃爾,和美國著名的攝影藝術家曼雷。吉爾坦言自己來自未來的時代,現在愛上了另外一個時代的女人。

曼雷說:一個男人愛上了另一個時代的女人,我看到了一張照片。

布努埃爾:我看到了一部電影。

達利說:我看到了一頭犀牛。

吉爾在這樣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來回切換。

伊內茲的父親見吉爾晚上總是獨自夜遊,懷疑他可能在跟別的女人約會,於是派了私家偵探跟蹤他。

可笑的是那名私家偵探竟在跟蹤吉爾時,穿越到了君主時代的皇宮裡,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被士兵追捕。

吉爾白天閒逛時來到了一家舊商店,舊音響中傳出來的科爾•波特的音樂,吉爾不禁駐足傾聽。

店裡的女店員主動跟他打招呼,兩人交流中發現彼此都非常喜歡科爾•波特。

短暫的相遇讓吉爾心情愉悅,離開店後,他來到了舊書攤,竟然看到了阿德里亞娜的筆記,裡面記載著她離開畢加索後,跟著海明威去了非洲,後來又回到巴黎,她喜歡上了吉爾,吉爾還送了一對耳環給她。

興奮的吉爾特意買了耳環,再次來到斯坦因的家。

斯坦因針對他的小說提出了專業建議,並指出:我們都恐懼死亡,質疑自己在世間中的位置,作家的職責是決不能屈服於絕望,而是要幫讀者在空虛的生活中找到解藥,不要做失敗主義者。

再次見到阿德里亞娜,他們上了一輛馬車。

兩人再次從黃金時代到了美麗時代。

馬車帶他們來到了當時最著名的巴黎美心餐廳。

阿德里亞娜激動的無法言喻,在那裡他們見到了野獸派畫家馬蒂斯、印象派畫家高更、雕塑家德加。

阿德里亞娜表達了自己對畫家們所處時代的熱愛,

畫家卻認為最好的時代是文藝復興時期。

但她堅信二十世紀初的巴黎是最好的,她要留下來。

吉爾反而更加清醒的認識到,每個人所處的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

他說:我試圖要逃避我的現實,就像你逃避你的現實一樣,都在尋找黃金時代,看看那幾位,對於他們來說,文藝復興時期才是黃金時代,而那個時代的人可能會設想可汗忽必烈的生活會更美好吧。如果你留在這裡,這裡就會變成你的現在,不久以後,你就會開始想象另一個時代才是黃金時代,這才是現實,不盡如人意,因為現實生活本來就不盡如人意的,認為過去比現在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幻想。

於是他回到了現實中,他知道了未婚妻與保羅有染,選擇分手。

夜色巴黎美的那麼醉人,他獨自徘徊在塞納河畔。

迎面走來了那個美麗的女店員加布裡埃爾。

閒聊中,他說決定搬來巴黎定居。

加布裡埃爾認為他一定不會後悔。

這時候巴黎下雨了。

吉爾請她一起散步,這個被未婚妻拒絕過無數次的邀請。

加布裡埃爾笑著說:沒事,我不介意被淋溼。

吉爾難以掩飾內心的歡喜說:真的嗎?

加布裡埃爾說:實際上,雨中的巴黎是最美的。

吉爾興奮的說: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

歡快的音樂中,兩人的背影漸漸的融入了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