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孩子越慢!用好这4招,也许可以治孩子写作业磨蹭



寒假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却也是家长最头疼的假期。

“一到假期,孩子就不愿写作业,说什么也不听。”

“过年时还要去亲戚家拜年,照他现在的速度估计是写不完作业的。”

“我效率很高,怎么养出来的孩子这么磨蹭!”

是的,几乎所有孩子在假期都会出现同一个毛病——写作业太磨蹭。

今天不做,拖到明天才做;明天不做,拖到假期快结束才临急抱佛脚。如此一来,写作业的意义就没了,家长和孩子也经常因此而争吵。

家长越催,孩子越慢,究竟是谁的问题呢?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改变其拖延习惯,或许家长要做以下4点工作!

1、改变对孩子的标准

朋友有两个学龄期的孩子,为了兼顾好家庭、孩子和工作,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她对我说,每天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赶快”

快吃早餐啊!不然就迟到了!

快去做作业,别拖拖拉拉的!

写完作业快去洗澡,很晚了!

……

在她的“赶快”式教育下,朋友发现孩子和她的感情开始变淡,已经不愿意跟她主动说话了,平时她要求做些事情,孩子都很抗拒。

“我都是为他们好啊,现在都这么磨蹭,长大后该怎么办呢?”


我不得不提醒她,教育不是靠“催”的,而是要用“心”的。

家庭教育的很多案例中,并不是孩子真的磨蹭,而是家长觉得孩子很磨蹭。

每个家长都望子女“成龙”“成凤”,因此给孩子定了过高的要求。只有当孩子满足了要求,他们才会觉得孩子有用功。

但孩子还很小,他们未必就有能力成为家长要求中的优秀孩子,在父母一次次表示失望的打击中,孩子也会对自己失望。

家长们应该转变思路,其实孩子们真的已经尽力了,只是他们暂时还达不到你的要求。如果家长愿意改变对于孩子的标准和要求,说不定孩子适应得更快,表现得更好。

2、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没有时间观念”,这是大部分家长责怪孩子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天天都赖床,非要父母多次催促才愿意起床;

动作拖拖拉拉,写份作业都要花一整晚时间;

效率太低,做事太慢,什么事情都十分磨蹭;

……

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或许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而是我们成年人的时间观念和他们的不一样呢?


进入社会之后,我们适应了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效率,如果是浪费时间的就干脆不做。

家长每天都活得火急火燎的,一旦看到孩子磨蹭就难受,一旦发现孩子动作慢就觉得他们在偷懒。

可问题就在于,孩子还未发育完成,他们身体各项技能、大脑思考的速度等等,基本都跟不上大人的节奏。

如果我们一直勉强孩子,还因为他们动作慢而呵斥他们,逼迫他们尽可能提高速度,有可能事倍功半。

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本来就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与其强迫孩子,不如正确了解孩子的节奏,而不是总让他跟上自己的节奏。

允许孩子慢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体贴呵护。



3、转换提要求的语气

孩子写作业太慢,特别是寒暑假时,经常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家长们一般会怎么对待孩子呢?

一般有两种表现。

其一,一直唠叨孩子,意图通过强调让孩子重视这一问题,改变坏习惯。

其二,直接催促、责骂,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以上两种教育孩子的语气所得到的效果,想必各位家长们都有所感受。孩子会因为家长的严苛产生抵触心理,喜欢和家长“对着来”,就是不好好写作业。

或者是变得焦躁不安,因为完成不了家长的要求而沮丧、自卑,开始封闭自己,变得沉默。

家长们应该明白,你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

如果你以鼓励教育为主,孩子会从中收获学习动力,从而愿意更努力地学习;

如果你以批评教育为主,孩子会十分抵触、抗拒,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时候,改变向孩子提要求的语气,以正面鼓励为主,以柔和的语气为辅,把强调的重点从孩子磨蹭的坏结果转移到孩子提高效率的好结果,以及对于他们的有效帮助,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4、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

一个家长也曾反映她孩子学习太磨蹭的问题。

“她写作业是真的慢,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做好,她硬是能拖到两个小时。”

“我说了她很多次了,她就是不改,还总被我说哭。”

我很诧异,这个孩子的成绩不差,学习态度也很好,之所以动作慢一定另有原因,于是我请这个妈妈观察孩子写作业时的习惯。

原来,孩子上三年级了还是习惯用铅笔写作业,一旦写错或者觉得没写好就用橡皮擦擦掉重写。一份简单的抄词作业,她却改上十多回。

正是因为“追求完美”的心态,他们不允许自己写错字、做错题,也不允许作业本上有错误的痕迹,于是写作业时总是一遍遍地确定结果。

因此,孩子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学习效果也开始变差。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这种“完美主义”心态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不够自信:

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总觉得自己很容易做错;

家长和环境给予的压力太大,孩子总担心自己做不到最好的。

想要优化孩子这一学习习惯,首先就要给孩子减压,少批评,多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

其次,家长也可以收了孩子的橡皮,让他们习惯用签字笔写作业,让孩子学会相信自己。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引导,被骂着长大的孩子总不如在鼓励与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

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更聪明、更热爱学习,家长应该多思考,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摸索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之路。

教育要用方法,更要用心。

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改变,家长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