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花篇

水产养殖界普遍坚信一点:生产出高质量苗,决定着苗场的收益

在水产养殖中,我们称的“水花 ”,就是由受精的鱼卵刚孵化出来的仔鱼期的鱼苗的俗称。体长6~8毫米,起初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不需摄食,孵出3~4天卵黄消耗完毕,开始摄食,同时能水平游动。通常生产上用于鱼苗培育的是具有游动能力的水花。因为不同品种的水花口径不一致,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生产出高质量苗,决定着苗场的收益。

草鱼苗

水花成活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水花密度太高以及水质不好关系重大,而且各区域的成功率相差很大。

比如很多地区台鳅水花培育成活率低于10%,有些成熟区域平均水平达到30%,广东有些苗厂甚至有50-60%。


一、“水花”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

实践表明“水花”十分稚嫩,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水花下塘的基本要求是:在放养“水花”前10天左右,对鱼苗放养池尽量进行带水清塘。方法是让池中水深60cm,用生石灰清塘,目的是让池中小杂鱼等彻底死亡。石灰参考用量为每亩100-150公斤。加入大量生石灰后,生石灰的毒性在8天左右就会消失,为了安全放苗,放苗前应放试水鱼,经10天左右的时间池水中定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虽然浮游生物的数量相对较小,但水质此时较接近“水花”生活的孵化用水。


二、“水花”的生长要求

“水花”养殖池一般以3亩左右、形状为规则的长方形、底面平坦、底泥10厘米左右为好。

“水花”下塘时的水深最好控制在60-80厘米。如果天气正常,投喂合理,经20-30天“水花”便可发育至体长3厘米左右,食性接近其成鱼的夏花鱼种阶段。此时的水面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应及时分塘,否则将影响生长和成活。

分塘前应做充分准备:一般采取分塘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目的是提高鱼苗对拉网的适应性,以避免分塘时因水温较高、鱼苗活跃等引起的苗体损伤。


三、传统水花开口饵料有哪些?

1、微藻:藻类个体比轮虫小,适合在鱼苗开口初期作为开口饵料使用。随鱼苗的生长,口裂变宽,轮虫则成为其最适合的饵料。两者是可以互补的。

2、轮虫为主:轮虫,是轮形动物门的一群小型多细胞动物,一般体长为40-400μm。常见的有:萼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等。主要摄食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造成水花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水体中开口饵料——轮虫的缺乏。


四、传统水花培育方法

1、蛋黄,培育水花,营养单一,且容易坏水。

2、豆浆,养殖场常见。使用煮熟的豆浆,过滤之后,泼洒到水中。

3、牛奶,蛋白,脂肪都比较低,鲜奶保鲜困难,很多养殖场都用过期的牛奶养水花。

4、酵母,食品级酵母或石油级酵母。

5、丰年虫的卵,1-2毫米,水花吃不进去,只能培育苗种,价格也贵。

6、鱼糜,水花吃不进,鱼糜易坏水。



百瑞水花培育新方案:

1、苗靓+格瓦斯酵母+澳维多蛛,富含发酵碳源、功能肽、氨基酸等成分,1包5公斤苗靓+1包250g格瓦斯酵母+1瓶澳维多蛛+200斤水,使用20亩,快速培育水花天然饵料,水蛛多又小,适口性好。

注:如果池塘增氧机数量少,增氧效果不佳,可在上面的方案中加入1包新版全溶性滤鱼多,增加水体溶氧,低温天气培藻效果更好。

当然,处理好养殖池进、排水设施这些老生产谈的事项也要多加注意,最近天气阴晴不定,更要多多巡塘,密切关注水体养殖情况。


总结:

培育好水花=苗场收益有保障!使用培藻培蛛新方案,培育优良水花!关注【百瑞生物】,一起养得健康,吃得安心,做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