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测绘、编撰……带你了解ZUCCer和国保申报成功背后的故事

近日获悉,建瓯值庆桥获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分院周淼老师课题组承担了值庆桥建筑考古的调查与研究,以及国保单位申报材的编撰工作。

突破常规研究方向:从中原到闽浙

值庆桥位于福建省建瓯市迪口镇黄村,目前基本保留了明代中期始建时的原结构与原形制,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廊桥,也是浙南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五百多年来,它一直是村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五百多年时间过去了,值庆桥的廊柱、斗拱等腐烂严重……

对于毕业于建筑学专业、如今任职于学院建筑系的周淼来说,研究与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他骨子里的一种本能。在他看来,建筑系承担了梳理中国古建筑史的艰巨任务,每一个建筑学子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义务去挑起这个担子。

值庆桥梁架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的营造学社就开始研究古建筑发展史。由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又位于较干燥的地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较多,由此,这80多年来,学者研究的方向大多是位于中原地区的古建筑,却忽视了对中原以外地区古建筑的研究。周淼将调研背景娓娓道来,想要透彻的了解整个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历史,他意识到,对于与中原地区风格迥异的其他地区,也应该有一大批人站出来,承担起调查与研究的重任。

值庆桥当心间藻井

怀着这样的一份责任与热爱,周淼向省教育厅递交了“基于精密勘察的闽浙地区木构廊桥年代学研究”的人文社科课题,并在课题得到批准后,带领课题组在浙南闽北地区展开古代木构廊桥调研。“对于大多数结构的建筑来说,‘高层’与‘大跨’是其建造过程中的难题,而廊桥属于‘大跨’结构的一种。”周淼介绍道。由于洪水的不可控性,中国至今保存下来的廊桥屈指可数,脆弱的木结构廊桥则更是珍贵,这也正是周淼选择这个课题的重要原因。

寻找珍贵廊桥遗迹:从个人到团队

值庆桥是现存中国土地上已发现的木质廊桥中最古老的一座。2011年,全国文物普查队员在建瓯的一个小村庄发现了值庆桥,由于其独特的建造工艺特点和艺术水准,在2013年被评为省级文保项目。

2017年的春天,周淼听说了这座珍贵的历史遗迹,他便在自己的课堂上公开招募课题组成员。随后,他迅速开展课题调研,带领学生来到建瓯对值庆桥实地考察,同时,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建筑1402班的张飘逸作为这个项目的成员之一,她感言,在本科就能接触到建筑考古学,机会难得。她主要参与值庆桥各部分年代判断、当心间彩画辨认的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建筑学生,这次研究涉及了许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的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

张飘逸拍摄藻井彩画

建筑1501班的褚伊黎和建筑1502班的沈钡威也参与其中,据他们回忆,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在冬天,气温非常低,克服高度的恐惧、爬上梯子、用冻僵的手测量数据是他们的工作常态。然而,低温并没有阻挡他们的热情,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依旧坚持完成了任务。

考察值庆桥附近的李溪村兴龙桥

沈钡威(右一)褚伊黎(右二)

提供保护,责无旁贷:从省保到国保

2018年11月,在经过了将近一年半对值庆桥的调查与测绘之后,当地政府找到周淼,请他为一个月后的值庆桥国保单位申报撰写材料。

“保护值庆桥这种珍贵的遗迹,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寻求更大力度的保护,周淼打从心底认为,撰写国保申报材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当时的他手上还有本职的教学任务,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任务。

周淼深知,此次遴选的标准高、申报成功的难度大,在紧迫的时间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所有有用的信息凝练,让评审专家一眼就能抓住重点,进而了解值庆桥的价值。好在先前严谨细致的基础工作,让国保申请材料完成地十分顺利。

周淼为值庆桥做记录

“都是因为热爱,才去做这件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周淼如是说。课题组一年半的调研,周淼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值庆桥最终在3123个全国重点文保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的其中之一。

文字 / 黄诗睿

出品: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Z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