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买学区房前先明确这几个问题!包括房价、涨幅、学校优劣…


在无锡,当你决定要买一套学区房前,有三个问题必须要先解决:


你有多少首付?你想要买哪个学校的学区房?你想要多少回报率?


不夸张的说,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你接下来的看房旅程是否顺利。



先说第一个问题:有多少首付。


先来看下无锡几个热门学校学区房的最新门槛吧↓


以上还只是首付本身,不包括中介费和交易税费


我们来举个实际成交的例子。这是昨天新鲜成交的一套汤巷的学区房↓


很多人在没有接触二手房前,以为这套房子只要首付112万就够(280万*40%)。


但二手房,尤其是二手老房子的首付不是这么算的。


假设汤巷这套房是贷款买的,这个房龄段的房子最多可以贷到银行评估价的6成,也就是280万*0.8*0.6=134万(评估价大概是成交价打8折)。


实际需要支付给房东的首付就是280-134=146(万)。


加上交易税费、中介费等,买房人一笔头需要付出的费用约为155万。比预期的112万多出近40%。


如果房子太小、或者房龄太大,无法贷款,首付就更高了。


所以,真要买学区房的话,先问下中介带你看的这套房实际首付要多少,是否在你的承受范围内,不要等辛苦看了好多套房才发现,首付根本不够。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你想要买哪个学校的学区房?


关于学校的选择,各家有各家的考虑。之前比较流行的择校标准是“梯队论”

(别问我这个梯队是谁评的,反正不是官方评的)


正因为“梯队论”,锡师、连小这两个常年在一梯队的学校学区房被推上了神坛,房价居高不下。


去年年中,天一中学学区房兴起,“初中论”开始流行。


大家开始不止考虑小学,还考虑哪些学区不仅小学好,初中也好,于是,扬名、南长街、东林、积余等几个对口初中都不错的小学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房价也水涨船高。


最近比较流行的是“圈层论”。有一种观点是学区房价的高低等于变相在划分圈层。锡师阳光和太新的学区房因为总价颇高,基本就在这个生态链的顶端,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好不好不重要,未来一起上学的孩子、一起在家长圈里的家长更重要。


“生源论”也很火。尤其是经开区尚贤集团的融创育英小学和锡师集团的融成小学,是这波“生源择校论”的焦点。


业内不少评价说这两个小学对口的小区是高素质人群(家长)相对集中的区域,

2019年无锡公办小学施教区划分


认为,有了这些高素质家庭生源的加持,学校本身的师资也不错,将来的毕业成绩不会差,属于学校里的绩优股。


和生源论对应的就是“师资论”、“升学论”。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

1、三个锡师附小哪个师资最好?(据家长反馈,本部师资较强,各分校有老师轮岗)

2、同在锡师教育集团,哪个小学成绩最好?(据家长反馈,融成成绩更好些)

3、连小一个年级那么多班,有那么多好老师带吗?(据家长反馈,光从这次上网课看,不管老师好不好,严格是真严格,负责也是真负责)

4、2梯队里,哪个学校的师资最强?(据家长反馈,崇小师资相对稳定,连年轻教师都非常认真负责)


说了那么多,其实不管你根据哪个论调去选学校,合适你和你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想要获得多少回报率?


简单来说,回报率高低和房价天花板的高低、买入时机的早晚、房子本身的好坏相关。


目前无锡学区房的单价天花板在锡师本部,去年最高成交价为5.6万/平;总价天花板在玉兰东,去年10月成交过一套总价666万的大户型。接下来,只要购买力不降,天花板就会继续高涨。


再说买入时机。在窗口期买入的房子,回报率肯定更高。


而每年的窗口期,就是年前和年后刚开始这一段时间。


以阳光城市花园为例。下图是100平左右去年3月

的行情:

▲来自一个买房人去年此时的看房记录


但到去年年底,阳光这个面积段的房子单价已经涨了5000+元/平~

B区98平单价3.9万(4月前是2.96万)B区99平3.5-3.7万(4月前是3万);C区104平单价3.3万(4月前是2.59万);A区D区92平单价3.5-3.6万(4月前是2.81万)。


同样100平左右的房子,年底比年初涨了50-90万。


再看其他学区房,最新成交价和去年4月前的窗口期房价比,也都有不少的涨幅。


今年也有窗口期。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窗口期会比去年更长一些,可能会延续到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