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幅珍貴的歷史影像,講述近代中國100年的風雨歷程

1930 年,上海,在“ 左聯” 舉辦的“ 魯迅五十壽辰慶祝會”上。(艾格尼斯·史沫特萊攝)

1938 年5 月,延安,抗大的學生進行軍事訓練。(瓦爾特·博薩特攝)

1939年10月,白求恩大夫在河北淶源縣孫家莊土地廟外為八路軍傷員做手術。(吳印鹹 攝)

1943年,毛澤東在延安城外的小徑上。(吳印鹹 攝)

1945年,赫爾利與張治中到延安接毛澤東等人前往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合談。(吳印鹹 攝)

1949年10月1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侯波攝)

1950 年10 月,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孟昭瑞攝)


1951 年,中國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務。圖為山東歷城縣農民在丈量土地。(CFB供圖)

1952 年1 月,反貪汙、反行賄動員大會在重慶召開。共和國從初生之時起就表明了嚴厲打擊貪汙腐敗的決心。( CFB供圖 )

1954 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圖為大學生們在遊行,慶賀憲法誕生。(高帆攝/CFP)

1956年8月,首批國產汽車到達北京。這款被印在共和國紙幣上的機械產品,見證了新中國重工業成長的光榮之路。(喻惠如攝/ 新華社)

1957年10 月,湖北武漢長江大橋舉行建成通車典禮。武漢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成為連接中國南北的大動脈。(梅村攝/FOTOE)

1958 年工人在北京郊區的十三陵水庫工地上勞作。經過60 萬人的義務勞動,僅用160 天就建成了十三陵水庫,堪稱奇蹟。(楚英攝/CFB)

1959年,黑龍江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試噴成功,工人們熱烈歡呼。(FOTOE供圖)

1960 年5 月,中國登山隊隊員向珠穆朗瑪峰頂峰進發,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CFB供圖)

1961 年4 月,第26 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在本次比賽中首次奪得男子團體世界冠軍。(CFB供圖)

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東方歌舞團成立。該團在新中國早期對外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獨特作用。(CFB供圖)

1963 年,全國掀起“學雷鋒運動”的熱潮。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圖為雷鋒生前與孩子們在一起。(張峻攝)


1964年10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孟昭瑞攝)

1965 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圖為科學工作者將合成的產物注入小白鼠體內,測驗它的活力。(新華社供圖)

1966 年,全國掀起學習焦裕祿的熱潮。圖為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其因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作風,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劉俊生攝)

1967 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八部文藝作品在北京上演。該八部作品被定為文藝樣板,“革命樣板戲”一詞由此產生。(陳娟美攝/ 新華社)

1968 年全國數以百萬計的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農村去接受再教育。圖為北京市韶山中學的學生滿懷豪情奔赴農村。(CFB供圖)

1969 年,中國農村廣泛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以“赤腳醫生”為標誌的村衛生員在提供便捷衛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圖為遼寧撫順的“赤腳醫生”暢談為村民治病的體會。(CFB供圖)

1970 年,首批推薦產生的4 萬多名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學員邁進了大學校門。圖為學員們在大學裡學習技術知識。(CFB供圖)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錢嗣傑攝/ 新華社)

1973 年,秈型雜交水稻正式培育成功。發明人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圖為袁隆平(右三)和同事李必湖(右一)在觀察雜交水稻的生長情況。(孫忠靖攝/ 新華社)

1976 年7 月28 日,河北唐山發生大地震,24.2 萬人喪生。這是人類有文字記錄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地震之一。(王文瀾攝)

1977 年12 月,中斷了10 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CFB供圖)

1980 年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深圳速度”成為新時期建設者心目中的標杆。圖為當年建設中的深圳特區。( 潘家珉攝/新華社)

1981 年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冠軍。1981年至1986 年,中國女排實現了歷史上輝煌的“五連冠”。(CFB供圖)

1984 年國慶35 週年慶典上,北京大學的學生自發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此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曆史上珍貴的記憶。(王東攝/ 新華社)

1987年,隨著電視機的逐漸普及,觀看電視節目已成為中國大眾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圖為風靡大江南北的電視劇《紅樓夢》劇照。(CFP供圖)

1989 年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目的的公益事業——“希望工程”啟動。該工程的實施,改變了一大批失學兒童的命運。(解海龍攝)

1990 年北京成功舉辦第11 屆亞洲運動會。(CFB供圖)

1992 年,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發表重要談話,為中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侯根水攝/CFP)

1994 年12 月,構想長達半個世紀的三峽水利工程開工。( 車伕攝/CFP)

1997 年7 月1 日,香港迴歸交接儀式,標誌著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CFP供圖)

1998 年8 月,江西九江軍民抗洪搶險。(周國強攝)

1999 年12 月20 日,北京群眾歡慶澳門迴歸。(於文國攝/CFP)

2000 年國家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圖為技術人員正在進行青藏鐵路勘測工作。(CFP供圖)

2001 年12 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 個成員。(王建華攝/ 新華社)

2003 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攪亂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歷時半年多的抗擊“非典”戰役最終取得了勝利。圖為一名患者在病房內接受治療。(賀延光攝/CFP)

2005 年4 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此次訪問開闢了兩岸對話新通道和溝通平臺,使得兩岸關係向新的局面發展。(IC供圖)

2008 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9 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蘭紅光攝/ 新華社)

2009 年10 月1 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 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圖為三軍儀仗隊。(CFB供圖)

2010 年,上海成功舉辦第41 屆世界博覽會。( 李鋒攝/CFP)

2012 年11 月8 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供圖)

2013 年6 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進入應用性太空飛行時代。圖為航天員返回後順利出艙。(CFP 供圖)

2015 年9 月3 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週年閱兵式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抗戰老兵乘車方隊。(金立旺攝/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