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与现实较劲 不被世界改变

资料图。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成冬青从没想过改变世界,但至少他做到了不被这个世界改变,以近乎“执拗”的方式完成巨大的人生转折。但当下,大多数的普通人在改变潮水方向以前,先被潮水改变了。特别是在一个商业世界里,妥协往往与生存挂钩,坚持自我可能意味着被甲方放逐。

  刘海,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定位,有着成冬青式的“执拗”“较真”,尝试在这个快速更新变化的世界里,保有自己对文艺作品的初心与坚持。

资料图。

  20年体制生涯 始终保有创作初心

  提起刘海,海南文艺界会这么介绍:“大腕”。他兼具音乐创作人和导演的双重身份。连续担任了2014年-2016年的海南春晚总导演,2017年为《为你而来》歌曲作词,这首歌获得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主题歌曲全国征集一等奖,同时又获得了第三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红遍大江南北,在电台和网络上被反复播放,歌曲的MV出自刘海之手。

  刘海说:“文艺创作就是这样,你很难预料到哪一天你的作品就突然火了。所以创作专注当下更重要,你先别管火不火。”

  刘海在体制内工作了20多年,比起体制束缚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修改成另一番面貌呈现于世。于是,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们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总是想保留一些自己的情怀,不忘初心,创作一些真正遵从自己内心的东西。”

资料图。

  不为五斗米折腰 那“六斗米”呢?

  即便是自己创业,也并不意味着自己完全拥有说“不”的权利。特别是在面对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则,刘海也有自己的无力感:“既然是商业操作,那就必须遵守商业规则,不能坚持的时候,只能选择妥协。我们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六斗米’呢?当你在商业社会真正选择用这个职业来谋生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妥协。”

  一边是坚持,一边是妥协,二者较劲,好比是二虎相争,如果用力过猛,双方无可避免都会受伤。为了达到平衡,刘海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舒适区”:在不破坏艺术美感的前提下,可以妥协,但若越过这条红线,坚决说“NO”。

  刘海曾为海南屯昌拍摄宣传片,成品效果不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城市介绍,一个清新自然又令人向往的屯昌呼之欲出,但团队成员有不同意见,认为城市宣传片应该还是传统的方式保险一点。可是刘海拒绝了这个修改要求。事后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别样风情在屯昌》影片最后获得了“亚洲旅游影视艺术周”颁发的“好形象片”奖,并登陆新片场新媒体展播平台,在国家城市宣传片热门榜中荣登第三名。有观众在影片下评论称:这是我看过最棒的海南风光短影片。

资料图。

  不假装生活 比Real更Real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也将这股较真的劲贯彻得十分彻底。日常阅读,他只看纸质书,“因为商业泛滥,很多电子书会有乱码或错字,这些瑕疵,是在破坏这本书。”

  在为《为你而来》作词时,为了呈现不同群体的心态,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了一个月,一遍遍推倒重来。

  在拍摄宣传片时,他坚持角色原声出镜,为了拍好一朵花绽放的过程,他和团队蹲守了两个晚上,为了拍到最美的晨光,他们4点就起床取景。一个七八分钟的成品,他们陆陆续续拍摄了近一年,坚持不用滤镜,力求把一个最真实最美好的世界展现给观众。

资料图。

  平衡了家庭和工作 但却再也没有独处时光

  在刘海的生活里,除了工作就是家庭。他甚至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最近一次一个人独自享受独处时光的日子。没有自我时光,但他却收获了两份幸福。“如果现在还有央视的记者在路上采访你幸不幸福,我一定会回答很幸福。因为当下是我最满意的状态,父母健在,儿女双全,也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

  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他常常把孩子带在身边,去乡间拍摄,就带他们感受自然;去海边导演,就让他们在一旁堆沙戏浪;在台上导戏,偶尔让孩子参演小配角,孩子也乐在其中。他说:“只要能陪他们,我都尽量陪伴。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他们不一定坐在教室里才能学习,在游玩的路上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刘海带着这份坚持行走海南,一走就是25年,当初简单的行囊,还带着北方的尘埃,如今转眼,他乡成故乡,但追求梦想的赤子之心依旧如故。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