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命中多磨難,出生被扔四歲被賣,​卻用歌聲影響了三代人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熟悉的旋律響起

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



這首《我的祖國》當年可謂

火遍了大江南北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對於它的演唱者郭蘭英

你瞭解多少呢?


郭蘭英,1930年出生於

山西一戶貧苦農家

是家裡唯一的女兒



但因為家裡太窮養不起

被偷偷放到了林子裡

幸虧被姑姑抱回才撿了條命



4歲那年,家裡實在揭不開鍋

母親便把郭蘭英送到戲班

並且簽下了賣身契

“死生由命,自身承擔”



別人的童年都是無憂無慮

郭蘭英的童年卻單調無比

每日除了練功還是練功



那時的郭蘭英又小又矮

連舞臺都爬不上

每次都要被人卡住腰抱上臺



舊時的戲班子裡流行一句順口溜

“打戲打戲,非打不記;

一天一頓,歡喜不盡;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小小的郭蘭英心裡憋著一句話

“要想人前顯貴,

必須背後受罪。”



於是乎,即使在北方最冷的早晨

她也要起床去海邊

匍匐在冰面上練聲

她長著嘴巴喊

愣是將堅硬的冰面哈出一個洞來

生病發燒,她也未曾鬆懈



一天各種功夫練下來

睡覺時還不得消停

頭得枕著一條腿睡

後半夜再搬下沒有知覺的腿

換另一條枕上去


就這樣,小小年紀的郭蘭英

把基本功練到爐火純青



14歲那年,郭蘭英來到張家口

外形甜美的她

唱戲嗓音洪亮、咬字清晰

唱起戲來更是絲絲入扣

在張家口一舉成名

人稱“晉劇裡的梅蘭芳”



許多戲迷“寧賣二斗紅高粱,

也要聽郭蘭英唱一唱”

有戲迷回憶說,

郭蘭英一演出

舞臺下、樹杈上,都是人

好多人都是跑了十幾裡地來看戲



1945年9月,

日寇投降之後,

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

在城裡演出新歌劇

《白毛女》引發轟動



歌劇裡有一句話

“舊社會使人變成鬼,

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讓當時16歲的郭蘭英深受震撼



郭蘭英下定決心

拋棄戲班的舊行頭

三大箱子,一套全銀的首飾

她說丟就丟


義無反顧地

走進華北聯大文工團

變成一個

揚眉吐氣的革命女戰士



在文工團,

郭蘭英一邊學習文化知識

一邊全身心地投入戲劇的排練



1948年,喜兒的預案主演

懷孕無法登臺

郭蘭英自告奮勇飾演喜兒

憑著自小在戲班練就的過硬功底

結合自己小時候

經歷過的痛苦遭遇

郭蘭英將喜兒演繹得惟妙惟肖

最終使演出大獲成功



從那之後,郭蘭英的名字

便和“喜兒”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經年累月的琢磨與演出

郭蘭英與《白毛女》

都更加深入人心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

郭蘭英代表中國

奔赴匈牙利布達佩斯

在第二屆

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中

表演《婦女自由歌》

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

贏得了一塊頗有份量的獎牌



1956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上甘嶺》

再現抗美援朝戰爭中

可歌可泣的上甘嶺戰役



著名詞作家喬羽和作曲家劉熾

為電影共同創作了插曲《我的祖國》

物色了許多人選都不滿意

最終他們將目光

鎖定到了郭蘭英身上

郭蘭英也不負眾望

把這首歌唱的極富感情



從此,“一條大河波浪寬…”

在幾十年間不斷迴響在神州大地

郭蘭英用《我的祖國》中

這碧波盪漾、江帆點點的畫面

鼓舞了了幾代的中國人



由郭蘭英演唱的《麥浪滾滾》

《人說山西好風光》等等

也都是風靡一時、家喻戶曉

大街小巷放的都是郭蘭英!



1964年,

郭蘭英還參加出演了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東方紅》電影

一曲《南泥灣》唱得無人不曉



只是誰也沒有料到

風雨來的那麼快而迅猛



幼年受到的皮肉之苦雖然苦痛

但比起那十年的迫害

簡直不足為道



郭蘭英被被關了近九年

被毆打、關牛棚、住廁所

為了打垮她“挺立的硬腰桿兒”

被踹到尾椎骨斷裂!



但是這些都沒有打倒她


反而依舊活躍在舞臺上



直到1982年

郭蘭英正式告別舞臺

但是她並不是賦閒在家

享受晚年生活



相反的是

她放棄了北京優越的生活條件

帶著先生一起南遷至廣東

創辦了郭蘭英藝術學校



在荒草叢生的飛鵝嶺上

帶著志願者們搬石塊、鋪路面

靠著孜孜不倦的勞動

郭蘭英將破舊的農場

改造成了一座嶄新的教學樓



郭蘭英既當校長又當老師

那時已經60歲的郭蘭英

每天早上都帶著學生一起練功



她在這裡紮下根

一待就是30多年

為藝術界培養了眾多出色的學生



李元華,萬山紅

都是郭蘭英的得意弟子


今年共和國70華誕之際,

郭蘭英還獲得了

“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如今,郭蘭英已經89歲高齡了,依然在為藝術事業而奔波,為老藝術家點贊,也希望她能保重身體,晚年幸福,快發給朋友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