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成长的抖音,会不会火一把就被灭了?

差不多去年的春天,抖音开始有点热了,抖音如滚雪球一般扩大的用户规模,跟它的内容相关——年轻、美好和时尚。

短视频消费升级时代来临

在抖音出现之前,短视频产品早已屡见不鲜,其中存活到现在的,像小影、秒拍、快手,大部分短视频产品的表现层,都是千篇一律的低像素的横屏显示占据了主流。这样的产品,在过去确实已经可以足够好的满足以80后为主的互联网人群的消费诉求。

但是时间点在变,互联网用户的主流人群也在变,如今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力人群,已经是90后甚至95后为主了。

这一类用户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具有美好感的内容诉求很大,而抖音一开始就主打竖屏高清的短视频产品,吸引了大量在一二线城市的95后用户。而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迭代,高清前后摄像头和2K高清屏的普及,配合移动联通等供应商的带宽提速和资费下调,各项条件都已经具备,我们可以就此期待一个高清竖屏短视频产品时代的到来。

15秒短视频迅速走红

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主打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在抖音上,可选择一段平台提供的音乐,再通过肢体动作和后期剪辑,创作出一个短视频,时长控制在5-15秒。

打开抖音,默认播放的是“推荐”一栏里的短视频,不知不觉中,用户就“上瘾”了 ,因为推荐的视频比较精华,有创意,所以想一直往下翻,期待下一个是什么。

今年3月初,岳云鹏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有人模仿他唱歌的抖音视频,并称模仿者为“这是我见过最像的”,众多网友也误认为模仿者就是他本人。

由此,抖音迅速走红。

运营动作带来用户飙升

1、明星效应

自3月初,岳云鹏在自己坐拥上千万粉丝的微博里转发了一条带有抖音logo的视频,之后抖音的搜索指数便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抖音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之后,更多的明星加入了玩转抖音的队伍。不仅娱乐圈模范夫妻钟丽缇和张伦硕成为了抖音的用户,胡彦斌更是在抖音以自己的新歌为背景乐,发起了音乐视频的挑战活动,不仅为抖音吸引了流量,贡献了话题,还顺势为自己打了歌,双赢。打开抖音的界面,也可以看到系统推荐的明星玩抖音的短视频,明星也会给一些普通用户点赞。

2、线上、线下同步推广

当然,借明星的势只是让用户认识到自己的第一步,要想把产品推到火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产品,从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那只是借明星的势就显然有点单薄了。抖音团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你可以看到,抖音开始大规模地去做传播和合作,而和抖音合作的平台,也多是一些互联网人都比较关注的垂直科技媒体、门户网站等。

除了线上的宣传推广之外,抖音还在线下搞事,没事儿搞些“抖在成都”的活动,举行抖音咖线下趴体。

3、内容紧跟热点话题

抖音的内容团队有意地在将话题向时事热点上靠近,例如,站内有“我的对象是王者荣耀”、“死亡凝视”、“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等话题,都是年轻人有所了解也能尽情恶搞的话题。

将时下热点和短视频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也更容易借热点的势,打中年轻人,利于内容的外化。

未来的发展空间

当年的小咖秀凭借新颖的对嘴玩法和微博上的大力宣传、明星助推,一下子把自己从娱乐工具性的产品做成了全民神器,之后便迅速陨落。如今的抖音看似在去中心化上吸取了小咖秀的教训,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目前处于探索期的抖音还会再发酵一段时间。但如果长期下去,抖音的发展空间又在哪里?

总之,抖音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很长的路要走。音乐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对抖音来说,是提升自己产品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关键。但如果产品后续没有更多的创新,在各种短视频的狙击下,也许真的就是昙花一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