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五包五保”助力防疫期间贫困户农产品增产增收

一是包生产技术指导,保到户产业见效。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县内100余名科技特派员利用“农技课堂”、微信视频等,指导贫困户落实到户产业9932个、扩大种养规模6056个、优化改良品种3876个、新发展“短平快”黄蜀葵150亩,发放各类指导资料5000余份,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

二是包生产要素供应,保春耕生产正常。多渠道了解贫困户生产之需,通过农资送货上门、产业指导入户等措施,帮助贫困户抓好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目前,已组织调运蔬菜、菊花等作物有机肥100余吨,农膜260吨、农药85吨。

在森村乡华琥家庭农场就地就业的贫困户正在学习猕猴桃栽培管护技术

三是包农副产品销售,保不积压不滞销。及时印发《致全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倡议书》,在28个乡镇分别落实3家以上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收购+溢价带动”的模式,以去年持平的价格,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确保贫困户农产品不积压

歙县武阳乡林业站技术员张巨武在武阳村指导贫困户实施茶园管护

四是包融资担保支持,保收购资金充裕。在抓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劝耕贷”、“三农贷”共授信17家经营主体所需的春茶收购流动资金5010万元,办理10家涉农经营主体续贷4403万元,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充足供应。五是包产品认购推介,保销售渠道畅通。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作用,明确每个单位以不低于3000元并人均不低于200元的标准认购贫困户农产品,采取食堂采购、帮扶人认购、线上线下推介、进园区企业等方式助销贫困户的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