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返乡造“水帘洞”养鱼 一尾数百元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之一,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又被称为“娃娃鱼”。因为其习惯生长在岩洞、石穴之中,所以安徽小伙常天果为了养殖娃娃鱼,在自己家里造出了一个“水帘洞”,放养了近两万尾娃娃鱼幼苗和成鱼。按照市场价160元/公斤计算,一条3斤重的娃娃鱼,售价就要高达数百元。


37岁的常天果是安徽太和农民。在小的时候,就随着父亲常保华到了四川广元等地谋生。“长大成人后,就外出打工,进过厂,开过车,卖过服装,直到2000年左右才接触过养殖业。”他说,他那时只是听说过养殖娃娃鱼效益高,一尾能卖上万元。
2012年,常天果来到了四川打工,看到当地的养殖场有养殖娃娃鱼的。出于好奇,常天果到这些娃娃鱼养殖场学习。“当时就想,别人养娃娃鱼的生意才做得红红火火,而且收益很高,为什么我不走这条养殖致富的道路呢?”图为常天果进入娃娃鱼养殖区的门很小,如同“水帘洞”的洞口。

于是,常天果返乡后模拟山洞的环境,把自家的平房改建成了“水帘洞”,并于2014年底,在父亲的帮助下,他们投资1万块钱,以每尾800块钱的价格购进了100余尾幼苗。“当时,都是坐汽车,来回一趟就要几十个小时。”图为5月29日,常天果在展示自家模拟“水帘洞”建成的养殖基地内景。
就这样,常天果成了当地首家养殖“娃娃鱼”的农场。刚开始,常天果饲养的娃娃鱼不但生长速度慢,而且还有死亡现象发生。为此,他一边精心养殖,一边四处拜师。“娃娃鱼生长速度慢,前两年基本上都是投资阶段,因为没有收益,家人和亲友都反对我养殖,有人还嘲笑我不务正业。”图为5月29日,常天果在自家鱼塘里捕捉娃娃鱼的食饵的小鱼和小虾。
“别人养殖能赚到钱,为什么到我这就亏本了呢?我想主要还是养殖技术不到家,所以没事的时候,就收集有关方面的养殖信息,观察研究娃娃鱼的生长和习性,这样慢慢就有了经验。”经过3年的艰苦摸索,常天果终于掌握了一整套,包括在水温控制、食物配制、病害防治等方面成熟的养殖经验。图为5月29日,常天果每次在给娃娃鱼喂食时都要进行食量控制。

在从事养殖之初,常天果就申报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由于部分养殖专家认为皖北平原不适合养殖,所以直到2017年9月,他才申请拿到”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那时,我养殖的第一批娃娃鱼已经可以上市销售了,记得当年销售收入超过10多万元。其中最大娃娃鱼已经达到20多斤重。”
有了合法养殖手续和销售收入后,常天果扩大了养殖规模,投资40万元修建了一个近300平的专业养殖池,开始走家庭农场化养殖。图为5月29日,常天果指着一排彩钢房顶说,这下面建成的全都是养殖娃娃鱼的“水帘洞”。
图为5月29日,常天果在和父亲常保华商量下一步养殖计划。
据了解,目前,常天果共养殖娃娃鱼1.9万多尾,预计今年可上市销售的娃娃鱼达4000多尾。“按照市场价160元/公斤计算,销售的总价值应该在80多万元,纯收入也将达到6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