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兩彈一星”鄧稼先逝世已33年,2個子女現狀如何?

他隱姓埋名三十一年,十年如一日地駐紮在沙漠戈壁中點綴了蘑菇雲的硝煙,讓五星紅旗得以在聯合國的上空升起。他長空鑄劍,吼出雄獅的憤怒,熱血難涼,精忠報國,用盡自己的一生寫下一段傳奇宏大的山河頌歌。鄧稼先,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亦是中國核武器研製開拓者和奠基者,兩彈元勳。


鄧稼先於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的一書香世家,父親鄧以蟄乃北京、清華等多所大學的哲學教授。在父親的影響下,鄧稼先自小就表現出對知識的無限渴望。1936年鄧稼先考入北平崇德中學,在理科方面表現出驚人天賦。高三畢業後鄧稼先進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進修,隨後奔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研,天賦異稟的他用了不足兩年的時間便修滿學分,且順利通過博學論文答辯,年僅26歲,人稱“娃娃博士”。由於當時中國正值苦難歲月,鄧稼先深知“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毅然放棄美國政府給他開出的優厚科研和生活條件,在取得博士學位後九天便回國。

回國後的鄧稼先受到重用,國家把一項發展原子彈的計劃交予他執行,此計劃要求他必須長期隱姓埋名,且必須到沙漠戈壁中進行研究,環境艱苦,但鄧稼先義無反顧地表示同意。在此後的28年中,他與團隊一起在大戈壁深處的實驗基地中研製出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同時還開展了多項物理理論研究,結束了我國在物理領域一片空白的歷史。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任何科研工作都有一定的風險,由於長期都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工作,鄧稼先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症,且加上長期與核材料親密接觸,鄧稼先的骨骼和內臟都出現了放射性物質。1986年7月,鄧稼先因缺陷癌細胞擴散而引發大出血,經搶救無效後逝世,年僅62歲。這位物理偉人的逝去讓全國上下都倍感痛心,而許多人也關心如今他的後代生活現狀如何?


鄧稼先與夫人許鹿希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名為鄧志典,兒子名為鄧志平

由於鄧稼先工作繁忙很少能夠抽出時間陪伴兒女,因此鄧稼先的女兒鄧志典自幼便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在不到15歲時就獨自去內蒙古建設兵團。四年後她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廠裡當一名普通工人。而在1978年高考恢復後,鄧志典和弟弟鄧志平一起參加高考,兩人都順利收到錄取通知書。在國內讀了幾年書後,她決定去美國攻讀研究生,而在臨行前,鄧稼先千叮萬囑女兒一定不要背棄祖國去當女特務,不要因貪圖享受而被情報機關利用。鄧志典一直謹記父親的囑咐,在美國讀研期間生活非常簡樸,極少向人提起自己父親的身份,為人十分低調,因此至今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近況。

兒子鄧志平則走上了和父親一樣的科研道路,鄧志平早年的經歷與姐姐相似,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基層工人,他常常利用空餘的時間學習,異常刻苦。姐姐選擇出國讀研,但鄧志平在重慶大學畢業後卻選擇留在國內。此後他成為四川省機械加工專業委員會委員,且發佈過多篇科研論文,並且參與出版了許多本科研書籍,如《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數控技術及加工編程》,現在擔任《現代製造工程》的編委,繼續延續著父親希望以理工強國的願望。


從鄧稼先兩位子女的成長和生活經歷來看,似乎與普通人家的孩子相差不大。畢竟在許多人的眼裡,名人的兒女們一定都是生活富足且光鮮亮麗。但也許是父親鄧稼先身上的光環太大,讓兩位兒女都感到有壓力,所以選擇了低調生活。兒子選擇踏上父親的科研道路,女兒選擇低調生活,他們其實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踐行著父親對自己的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