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我盘点了A股各公司的商誉情况,发现这12家公司最危险,小心踩雷

商誉暴雷已经来到,看来2019年年初的暴雷潮并没有将商誉的地雷全部排完,而上市公司在经历了去年的减值之后,今年看来更有经验了,不仅是商誉上计提减值,各种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减值都来了,看来都知道减值是个操纵利润的好手段。

目前来看,A股的商誉高达1.3万亿之多,已经暴雷的企业不再少数,笔者列举几个看看情况。1月14日的晚上,天广中茂发布业绩变脸的公告,公布最新的业绩预告为亏损21.6亿到30.5亿,而其在3个月之前的公布的季报里,这个数据还是亏损1.8亿-3.2亿,短短时间多了10倍的亏损,不得不说一只大的黑天鹅飞来。

公司对于如此大的业绩修正解释为公司在2015年收购的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电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时所形成的商誉,存在明显的减值风险。随后,深交所火速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天广中茂提交进一步说明。

天广中茂只是商誉暴雷的一员而已,在这个业绩预告发布的月份里,随着各公司公告发布,商誉暴雷越来越多。

早前慈星股份就发布公告称将会对商誉和无形资产计提多达6亿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这直接就造成了公司2019年业绩预亏7.2亿,第二天股民用脚投票,股票直接一字板跌停了。

1月11日,北斗星通公告将计提5.3亿的商誉,全年业绩预计亏损5.5亿,而公司在2018年的利润还突破历史达到1亿元,没想到却坚持不了一年。

1月14日,吉药控股发布业绩预亏公告,亏损超过15亿,主要原因仍然是商誉减值,减值金额也是高达5.5亿元。

如此的商誉减值情况,让不少人,包括监管机构对于高商誉的企业都提高了警惕。近日,针对爱尔眼科5次股权收购形成了40亿的商誉就被交易所发去了问询函。

值得一说的是,历史规律表明,越到后面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出现暴雷的概率越大,目前已经到了1月的中下旬,而由于今年春节的提前,1月份剩下的交易日并不多,所以说还没有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如果三季度报账面有大额商誉存在,则对于股民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尽管在2018年年报中是商誉减值的高潮,各个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合计达到了1667亿元,但是,这仍然没有将这些累计的高商誉降低到一个安全水平,而且商誉不止有减少,还有增加。

截至到2019年三季度报中,各个上市公司的商誉合计仍然有1.3万亿之巨,面对这么大的账面商誉,如何消化将是一个非常长久的问题。计提减值当然是一个手段,但是因为商誉都非常大,很多公司的需要很多年的利润才能将之消化,还有不少公司可能一直都消化不了,只能通过大额亏损来减少。

笔者盘点了各个公司,发现在2019年3季度账面商誉余额超过100亿的就有15家公司,但是商誉余额大并不代表就一定危险,我们还要考虑导致商誉形成的那个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现金流情况。

比商誉金额大更危险的则是商誉余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因为商誉水分巨大,而一旦商誉占比过高,挤掉商誉的水分,那么公司净资产则会大幅减少。

笔者盘点后发现,有12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100%,也就是如果这些商誉都计提减值了,那么公司净资产将会是负数,这是相当危险的,这12家公司的名单如下所示:

在这个名单里,我们可以发现,传媒行业占大头,这个行业由于实物资产少,无形的资产多,估值的主观性相比传统行业更大,导致商誉也很大,一旦计提大额商誉,不仅是净利润受不了,连净资产都受不了。

1月的交易日所剩不多,笔者建议投资者们还是要多分析下这些风险较大的个股,不要踩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