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基 金 已 疯 狂


老鱼财经-散户之友,让我们一起成长!

每日分享:价投心得、热点关注、企业价值。


近日,一则关于相关部门“暂缓受理科技类基金产品申报”的消息惊动全市场。尽管有关部门回应称:监管并未暂缓受理申报。


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前期科技类产品发行较为集中、节奏较快,监管将以更为严格的态度对待基金公司的产品申报,让发行回归常态化。


而据媒体求证,国内多家申报科技类基金产品的公募基金,近期收到监管指引,要求补充申报材料,包括营销思路、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有基金公司人士称,监管部门希望基金营销关于科技股投资,要更多的以理性思维看待,事实上,”产品申报的节奏和速度明显放慢了。“


这一切,只能归于去年底至今年,基金太火爆,尤其是科技类基金,火到不得不让人关注:是否有了泡沫,是否已经疯狂!


老鱼从两个维度分析基金现状(老鱼申明:只分析事实、分享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是新基金数量增长太快。以公募基金为例,2019年新成立1059只公募基金,募资1.44万亿,而2020年前两月,还是有疫情泛滥的情况下,已成立144只,发行规模达3124亿,发行规模达十年最高值,而且都是抢购式销售。


ETF类基金当仁不让,最为热门,今年以来已有31只ETF上市,3月份还将有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国泰中证钢铁ETF、国泰中证煤炭ETF上市。


对比以往的情况,2019全年共有70只产品上市,2015年至2018年每年上市的ETF数量分别为18只、9只、13只和27只。2020年ETF的火爆可见一斑。


私募自然不甘寂寞。2月份共有821只私募证券基金成立,高毅、景林、淡水泉等都有新基金面市,积极布局。有的爆款基金上千亿资金申购,让人震惊。


二就是大量资金都集中买有限的“科技股",甚至突破风险线。


这与第一点直接相关,发行的的新基金多半与科技有关,而A股真正的科技股供应其实非常有限,这就会导致资金一窝蜂,买来买去就那些股票,只然会抬高股价、推高风险。


据排名业绩前50强的基金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基金均带有显著的科技类主题特点。媒体也指出,从重仓股来看,一些头部科技股具有明显的扎堆效应,例如兆易创新,2019年8月至今,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已收获了约250%的涨幅,动态市盈率高达189倍,但TOP 10基金中依然有5只基金将其作为了第一大重仓股。


有的基金在单只个股上的仓位已超8%,接近控盘地步。一旦基金调仓换股,就会导致股价的剧烈波动。反过来,股介下跌,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是非常难看的。


当然,这些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是问题,观点主要有三:疫情将得控制,利空出尽;二是会放水,保持资金宽松;三就是各种刺激政策会出台、保经济保复工。


背景资料

基金今年都在关注什么?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日,今年共有288家公司受到公募基金公司调研,共有215家中小创公司(中小板 128家、创业板87家),合计占比74%;另外,主板公司54家,科创板19家。

按行业分类看,2020年公募基金经理调研的288家公司中,计算机、电子等科技类公司居多,合计78家,占比27%;此外,化工、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也较受基金青睐,接待基金公司数量分别为28家、23家和19家。


从个股看,迈瑞医疗累计接待基金公司数量超过百家,位居首位;博雅生物累计接待87家基金公司,紧随其后,美亚柏科、金科文化累计接待基金家数均超过60家,位列第三第四。

综合自中国基金报等,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风险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