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农业大棚变身私家庄园,多少城里人购买这种“房”?

500平米私家庄园,在北京只需十几万一套,不仅能住人,还能种菜、烧烤、垂钓,打造都市人的田园梦想,这样诱人的广告短信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记者在北京昌平区、河北大厂、天津武清目睹了农业大棚变身的私家庄园,有的私家庄园装修后很豪华。据悉,为躲避监管,大棚的外观不能改。(6月3日央视)

尽管相关政策法律早就明确规定,设施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有关方面也一再强调,禁止城里人到农村买房。但从记者暗访情况来看,作为设施农用地的农业大棚,被变成私家庄园向城里人公开出售或者出租。这种现象不仅违规改变了土地用途,还涉嫌骗取国家补贴资金,另外也是在制造消费纠纷。

开发商之所以敢把农业大棚改变为私家庄园,首先缘于利益驱动。每卖一套“大棚房”,开发商不仅有十几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能拿走国家补贴资金,这比在大棚里种菜收入显然高多了。其次,缘于监管方式单一。由于目前只采取航拍的方式监管,开发商认为只要不改变大棚外观,监管部门就发现不了。

究竟有多少城里人购买这种“大棚房”,现在不得而知。既然开发商敢怎么做,就料定会有一些人购买。不排除有的买家被开发商忽悠后仓促购买,也不排除有人认为价格不贵,冒点风险没有关系。显而易见的是,购买“大棚房”风险非常大。此前,北京、河北等地对这种“房”进行过多次整顿和拆除。

笔者以为,尽管这种“大棚房”以后很有可能被整顿被拆除,但最好不要走到这一步。如果提前采取严格多样的监管监督措施,完全可以防止农业大棚变成私家庄园。目前,仅仅采取航拍方式来监管,实践证明开发商有了应对之策,航拍所拍到的画面其实是一种假象,并不能有效防止农业大棚走样变味。

在监管监督方式上,除了定期进行航拍之外,还应该有多样化的监督手段。比如,这种“大棚房”总是要对外销售的,应该有奖鼓励知情者提供相关线索。再如,有关部门还应该经常性亲临农业大棚,以明察暗访等方式发现违规真相。又如,在每次发放农业补贴之前,先到现场考察,开发商也不会得逞。

据悉,记者上网搜索“北京农家院”,发现这样的信息比比皆是。只要监管者像记者一样对销售私家庄园的广告短信进行留意,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或者主动上网搜索相关关键词,不难发现问题线索。所以,关键是监管者要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形成高压治理态势。

一旦发现违规“大棚房”,除了责令开发商拆除并恢复原状外,还应该进行经济重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只有让违法成本大于违法所得,开发商才不敢违规冒险。另外,还应该强化乡村组织的监管责任,一旦村两委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农业大棚不可能有机会变成私家庄园。

显然,类似违规“大棚房”不只是存在于京津翼地区,还会存在于全国其他地方。由于目前楼市调控、买房资格受到限制,很可能有不少地方开发商在销售“大棚房”,有卖的自然也会有买的。因此,国土主管部门不妨在全国范围内对“大棚房”进行全面摸排和系统治理,让“大棚房”从农地上走开。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我的微信公号:《浴室传奇》(weiyuchuanqi)——关注浴室文化与洗澡健康的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