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养蜂靠天吃饭,别怨天尤人

蜜蜂只有天气晴好,春暖花开时才能活动繁殖,积极采集。气候条件对蜂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利的气候条件会给蜂群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果要问什么样是对蜂群不利的气候条件,可能很多人就会说是雨雪天气了。遇到长期阴雨天气,蜜蜂不能出巢活动,看不到忙碌采集的地方,似乎就觉得损失巨大。

阴雨天气对蜂群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并不是阴雨天气就一定是不好,只要养蜂人处理得当,有时候阴雨天气还是对蜂群有好处的。养蜂人要正确认识不同时期阴雨天气对蜂群的影响,知道利弊就不会瞎担心了。

今天就仔细说一说不同时期的阴雨天气对蜂群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春雨绵绵让人烦,春繁重要雨添乱。只要蜂足多照顾,阴雨也能助春繁。

春繁是养蜂最重要的时期,此时气温比较低,也容易发生阴雨天气。养蜂人为了在蜜源花开前让蜂群繁盛起来,就要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提前繁蜂。春繁时寒潮频发,阴雨绵绵就是常遇到的天气了。

春繁以繁蜂为主,外界没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所以不需要蜜蜂频繁出巢活动,只需要能保证幼虫正常发育就可以了。阴雨天气让蜜蜂不能出巢采集活动是影响不大的,但会使蜂巢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影响幼虫的发育。

如果养蜂人在春繁前,让弱小稀疏的蜂群勉强繁蜂,等到阴雨天气来临,湿冷的气候弱小蜂群就难以应对,蜂巢温度过低,湿度太大,幼虫就难以正常发育,蜂巢里病菌滋生,就容易使幼虫夭折引发烂子病,囊状幼虫病,白恶病等蜂病了。

繁蜂时弱小的蜂群最怕异常的天气,但密集强盛的蜂群就不用担心。工蜂有调控蜂巢温度湿度的能力,只要蜂数足够,密集的工蜂能用体温护佑幼虫,保证幼虫正常发育,无论是什么异常的天气,都能保证抚育出健康的幼蜂。

所以春繁时阴雨天气,养蜂人最重要的是要让蜂密集,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只要在开始春繁前,舍得合并弱小蜂群,组织密集强盛的蜂群,密集繁蜂,能够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湿度,同时做好包装保暖,遮雨等工作,阴雨天气对春繁不会有多大影响,甚至让工蜂减少出外活动寿命延长,反而有利。

至于蜜蜂的排泄问题,一个星期左右蜜蜂不出巢排泄也是可以的,基本上不可能有没严重的阴雨天气,让蜜蜂10天半月都不能排泄。所以春繁阴雨天气是否造成影响,就看养蜂人组织的是什么样的蜂群开始繁蜂。

养蜂几月为产蜜,蜜源花开阴雨绵。蜂急人急空垂泪,蜂群越多越悲催!

养蜂最怕的是什么?可能就是蜜源期遇到长期的阴雨天气了!无论是什么样的蜂群,只要是下雨,蜜蜂就没办法出巢采集。不仅好不容易盼来的蜜源期没办法采集花蜜,蜜蜂在蜂巢里还会消耗大量的蜜糖,对养蜂人的损失是很大的。但蜂群强弱不一样,蜂种不一样,可能损失程度不一样。

蜜源期阴雨天气,对于弱小的蜂群,特别是中蜂群,可能损失就没有多大了。弱小蜂群在蜜源期也是产不出多少蜂蜜的,蜂数太少,既要忙于采集,又要忙于抚子,可能蜜产不出来,蜂也没发展起来。阴雨天气让蜂群得到休整,反而可能多抚子,让蜂群发展快点。中蜂群消耗的数量少,产蜜也不依赖于蜜源期,所以在蜜源期只要保证蜂巢温度,湿度是正常的,多下几天雨影响也是不大的。

可以养蜂为生的专业养意蜂的损失可能就很大了。真正养蜂的人必须要在蜜源花开前让蜂群强盛起来,为了使蜜源期能产出更多的蜂蜜,都会提前繁蜂,要投入大量的蜜糖饲喂,花费很多的精力。蜂太多消耗的蜜糖也多,平时零星的蜜源花是根本产不出蜂蜜的,养蜂几月是为了盼望大蜜源期的来临。如果刚刚等到蜜源花开,长期的阴雨天气就来临,以前所投入的蜜糖和精力就浪费了。而且蜂太多,每天需要吃的蜜糖会更多,蜜源期阴雨不仅产不出蜂蜜,养蜂人还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饲喂,损失是巨大的。可能大型的养蜂场每天的损失就是成千上万元。

所以说蜜源期阴雨蜂越多损失越大,蜂越少损失越小。如果是强盛的蜂群,长期的阴雨会让人心疼的哭,但弱小的中蜂群就不用太着急了,中蜂主要还是利用长期的零星蜜源花积攒出来的蜂蜜。阴雨天气让中蜂群休整发展反而快,以后天气晴好时,还可以产更多的蜂蜜。

六月下雨是黄金,度夏有雨蜂也欣。莫让蜂群太劳碌,适当休整才不衰。

阴历六月是最热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处于高温干燥的状态,如果能多下点雨,对庄稼是十分有好处的,所以俗语说六月下雨是黄金。如果在蜂群度下时遇到阴雨天气,也不是坏事情,好处还是很多的。

炎热高温的盛夏也是蜂情最难熬的时候,高温干燥可能是对蜜蜂影响最大的。如果在盛夏时期遇到阴雨天气,反而对蜂群有好处。此时的蜂群都比较强盛,不用担心低温潮湿对蜂群的影响。长期阴雨使气温降下来,不用担心高温干燥了。这时的工蜂不用为降低蜂群温度而努力,也不会出巢飞行浪费体力,蜂群就能得到很好的修整,死亡率会大大下降。这时的中蜂群还可以顺利的繁蜂,这样的度夏对蜂群是十分有好处的。

当然阴雨天气会增加蜂巢的湿度,如果蜂群过于弱小稀疏,湿度太大,对幼虫发育也是不好的。所以养蜂人还是要认真做好遮雨排水的工作,不能让蜂巢湿度过大。当然不要用塑料膜捂得太紧,这样会使蜂巢的湿度更大,也不通风透气,给病菌滋生创造机会。

度夏时阴雨天气要尽量的把蜂箱抬高点,周围一定不要有积水,不能让雨水漏入蜂箱,在注意蜂巢里的蜜糖存储量,不能让蜂挨饿就可以了。盛夏时多下几天的雨,基本上是没有害处的,养蜂人不要以为蜜蜂天天都能出巢采集的,没有蜜粉源花开,蜜蜂天天出外寻找也是白白浪费体力,下雨让蜜蜂休整是最好的方法。

秋繁重要都知道,繁蜂为主莫心急。纵使有雨常来顾,做好排湿心不忧。

秋繁春繁一样重要,但秋繁要比春繁容易的多。秋繁时温度适宜,蜂群也不至于太弱小,只要有好蜂王,进行合理的饲喂就能顺利繁蜂。秋繁时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影响也不会很大的,除非气温真的低了,蜂群太弱小。

在气温15~30摄氏度时蜂群都能顺利的繁蜂,秋繁阴雨天气,只要不低于15摄氏度,对繁蜂的影响就不大。秋繁基本上是通过奖励饲喂来促进繁蜂的,所以只要能想办法及时饲喂,保证蜂群别挨饿就可以了。当然还是要注意排水遮雨的工作,尽量让蜂巢湿度正常。

不过秋繁时如果外界还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的地方,遇到阴雨天气肯定是损失很大的。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才是最好繁蜂的。工蜂采集蜂群兴奋蜂王产子量会加大,繁蜂会快的多。而且采集的蜂蜜和花粉培育出来的幼峰体质要好得多,能够顺利的活过冬天,成为真正的越冬蜂。但是本来可以采集的蜜粉源花期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工蜂就没有办法去采集了,不仅产不出蜂蜜花粉,还要投入蜜糖饲喂,成本大了,培育出来的越冬蜂反而还不好。

越冬蜂群要休眠,雨雪正好让蜂静。合理冻着少空飞,顺利越冬是关键。

在冬天既不能正常繁蜂,又不是太冷的地方,冬天过于暖和反而是坏事情。在冬天晴好的天气气温达到十几度是很正常的,这时大量的工蜂就会出巢飞舞,会耗费体能,加速死亡。但是晚上气温比较低,又不能正常繁蜂,死蜂多了没有幼蜂补充,蜂群就会迅速衰竭 ,能活到春天的蜂就很少了。如果在冬天晴暖的天气不多,适当的雨雪天气反而能减少蜜蜂的空飞,让越冬蜂安静的蜂箱里休眠,反而有利于越冬。

在冬天不太冷的地方,蜂群都是室外越冬,越冬蜂群处于结团休眠状态,是不用出巢活动的,所以遇到雨雪天气影响也不会很大。前提是不能让蜂箱里受潮进水,要让湿度正常。只要不是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只要不让蜂巢过于潮湿,只要不让积雪期塞住巢门,雨雪天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养蜂人不要太担心。

在中部冬天不太冷的地方,蜜蜂不能顺利越冬,基本上都是因为不能正常结团休眠,活动量大,空飞过早累死的。让蜜蜂少出巢活动才能顺利越冬,阴雨低温可能更好。

说了这么多,四季阴雨天气对蜂群的影响应该都清楚了吧!养蜂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蜂养的再好,如果没有老天爷的照顾也会白搭,但没有把蜂养好,再好的天气也没用。阴晴冷暖,四季变化都不是人能够掌握的,养蜂人只能顺应自然的变化,帮助蜜蜂度过不利的气候条件,努力养好蜂。可能蜂越多遇到灾害天气损失越大,也不能怨天尤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对养蜂人来说也是十分正确的。只要尽心努力,结局成败就不要太在意了。心怀善意,豁达从容,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养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