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大数据时代,你我终将“裸奔”!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好像你讲的话中如果没有

"大数据"这三个字,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因为这两年它确实是太火了:像什么大数据是未来商业世界的前途,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资料,会带来人类繁荣的跃迁… …

但同时,所有人又都有一个隐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所有数据、所有信息都被泄露出去了,这样的例子大伙可能听到过很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保护这事怎么办呢?

1st 大数据是因为大吗?

熟悉IT行业的都知道很著名的"摩尔定律",它是在1965年由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就是每18个月,IT产品的性能就会翻一倍,价格则会降一半。一直到今天,摩尔定律仍然有效。

摩尔定律里说的产品性能主要指3个方面:

1、芯片的运算速度;

2、计算机的内存;

3、上网的速度。

大头愚上网查了一下,2017年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为每秒运算9.3亿亿次。

而就在这几天正在举办的2018CES展上,芯片制造商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演讲中,展示了迄今为止人类最复杂的SOC,在一个芯片上面集成了90亿个晶体管,可以说一个芯片就是一个超级服务器。而同样是在1月9日,传统芯片巨头英特尔更是推出了49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芯片,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就是49个量子比特能达到的计算能力,现有的计算机已经根本无法验证了;

量子霸权已然产生!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理论上可以使计算机的内存达到无限大;

至于上网速度的发展,早一点的网民可以直观地感受得到,中国的网速在世界上只能排到中等偏上。而且5G时代目前也呼之欲出。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大数据"这个词,我们过去的理解是:根据摩尔定律,随着人类信息存储技术与传输技术的指数级迭代发展,以及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人类对数据的记录就会从一个很小的数据变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包。

实际上是我们都错了,我们被这个名字的假象给欺骗了,大数据的本质不在于"大",而在于"全"。

它是用一个多维度、全方位、无死角、极其丰富的数据来记录一件事的真相或者一个人的行为轨迹来判断、还原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本来面目。

我们在电影台词经常听到:"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

有家银行发现,他们家有一台ATM机,每天夜里都有很多人来取现金,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这台ATM机旁边就是一家很大的妓院,再一查持卡人的性别,几乎全是男人,因为去妓院里不敢刷卡嘛,怕被老婆发现。哦……都对上了,而且取款机摄像头把你都记录下来了。

还有个段子:

说北京有个已婚哥们,他有个初恋情人在上海,自己老婆也知道这事,这哥们总想着与初恋情人见一面,有一次这哥们去广州出差,中途顺便绕道去了一趟上海,回家之前把所有的与前任女友的所有通讯记录全删除了,回家后跟没事儿人似的,一进门,老婆就说把手机交出来,看完后,"啪"一个大耳光扇过来,"你去上海了,这里有中国移动发给你的短信:上海移动欢迎您!"。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你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大数据早已暴露了你的秘密,它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无死角、极其丰富地交叉复验的过程!

2nd 谁最了解你?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我们呢?

原来的标准答案顺序是:配偶,然后是家人,再然后是朋友,再后面是同事。

然而大数据时代,最了解你的人是"

赞"、"网页浏览记录"、"购物记录"、“朋友圈”… …

你不信?还真有权威机构做过调查,单就

"点赞"来说,电脑只要分析你的"10个赞"就能比你的同事更准确地预测这个人的性格;

分析"70个赞"电脑就能超过他的朋友或者室友;

分析"150个赞"就能超过他的家人;

分析"300个赞"就能击败他的配偶。

看,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你、我、他,我们这些高高兴兴地、乐此不疲地、甚至已经上瘾地分享照片、发状态、点赞、剁手党的人,这些数据都是自己主动泄露出去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

话说美国有个父亲,发现有家超市经常给他的女儿邮寄孕妇用品的广告,非常恼火,因为他女儿还在上高中!他高调抗议,超市马上郑重道歉,连高层都出面了。

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这位父亲找到这家超市,向他们道歉,因为他发现女儿真的怀孕了!其实超市是通过对这个女孩购物记录的分析,做出了怀孕的判断----而显然女孩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

还有马爸爸的蚂蚁金服:

过去你要想去银行办理贷款,信贷科人员要专门派人去调查你的信用程度、有没有还款能力等等,一弄就是几个月,费时费力不说,调查的还不一定准确。而马云的支付宝,只要把你的数据一调,1秒钟都不用,就知道能不能给你贷款。

看到这里,你还想保护你的隐私,可能吗!?你删除的或者想保护的只是一维或几维度的信息,而大数据却是即时的、多维的、交叉复验的。

3rd 未来社会其实是一座大监狱

在大数据时代,原来个人隐私保护的那一整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又使每一个人的各种数据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于是各种公司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收集、记录你的各种数据,你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泄露了你的各种数据。

尤其是在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你与每一个人的接触、与每一件物体的接触、去的每一个地方、你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夜里睡觉时说的梦话、打的呼噜声、你的呼吸、大脑的每一个电波等等一切都将被记录下来,泄露出去。

因为这些数据对于商业是有价值的!

这就像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所设计的

"全景析监狱"模型,未来我们所有人就生活工作在这样一座监狱中,对于掌握数据的人,几乎就是透明的!没有几乎,就是透明的!

大数据时代,你我终将"裸奔"!

对此,你有何灼见?请你留言分享!

-----THE END-----

MORE//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