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抱上阿里“大腿”的星巴克,要真的发力新零售了?

在2018年第二季度,星巴克预计全球同店的销售增长1%,是星巴克最近9年里运营最差的一个季度,不过同店销售增长萎靡的问题由来已久,而现在星巴克需要的,便是凌厉的整顿措施。

在2018年7月9日清晨,原星巴克执行主席霍华德·舒尔茨来到了星巴克全球最大的门店上海南京西路的烘焙工坊,开始了他的"毕业旅行"。据悉,舒尔茨在6月26日辞去了星巴克执行主席和董事会成员的职务,只保留了名誉主席的头衔。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他可能会去往全球的市场与星巴克的伙伴们见面。

不过,目前47岁的星巴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近两年来最低的股价、美国市场上最大的闭店行动,以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人事更迭。

在这次中国行中,舒尔茨表示,"我和马云是多年的好友,关系很密切,所以我可以说未来一定会有新闻发出,两者在移动商务领域会有更深的合作,并将移动商务高度整合到星巴克的核心业务中去。"

早在2018年5月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表示,星巴克在未来会参与外送这部分业务,不过否认了外界传闻的联合美团上线外卖。于是有人猜测舒尔茨的话是有可能指向星巴克与饿了么的合作。

对于这一新闻,阿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可能,星巴克与阿里是长期战略合作的伙伴,而星巴克对此也做出了官方回应:星巴克与阿里巴巴一直合作致力于共同提升星巴克顾客的数字体验。

如今,中国市场的两大外卖平台已经各有归属,在今年4月,阿里和蚂蚁金服联手对饿了么进行全资收购,早在2017年,阿里就已经推动饿了么完成了对百度外卖的收购,而在2015年与大众点评成功合并的美团,其最大股东则是腾讯。

在外界看来,拥有巨大流量的星巴克一直是阿里和腾讯争夺的线下入口,在中国市场,星巴克90天的活跃会员人数将近700万,而在支付这个环节,微信最先与星巴克达成合作,而支付宝与星巴克的合作推迟了将近9个多月。不过,自从进入新零售时代以来,星巴克与阿里的关系更为密切。从目前来看,阿里是星巴克最有可能的合作对象,而二者的合作或许并不仅限于外卖业务。

在星巴克2018年第一、二季度同店销售增长仅为2%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同店增长一季度为6%,二季度为4%。因此,星巴克在2018年首次把全球投资者大会从西雅图全都移到了中国。

众所周知,市场的想象空间无限大,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到了203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会从目前的3亿人增长至6亿人,美国每人每年评论消费300杯咖啡,而中国的这个数字还不到一杯。

而中国市场的收入已经增长了54%,达到了12亿美元,星巴克也因此调整了开店计划,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会有6000家星巴克门店,几乎是现在的两倍。不过,有关分析师指出,如果店铺密度过高,同店收入可能会下滑,星巴克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中国市场的单店盈利能力与美国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不过,这家47年的连锁咖啡巨头此时正遭遇着严峻的发展考验。发展外卖业务,对于星巴克来说,成功了可以打通线上线下,占领更多市场,失败了可能会线上线下"左右手互博",甚至损害品牌。

因此,星巴克和阿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依然有待进一步的测探和探讨,未来以何种形式还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