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潇湘大地“银”春来——农行永州分行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纪实

永州日报讯连日来,江永县工业园区43家企业陆续稳健复工复产,东安县国能国华永州电厂等37家规模工业企业稳步推进复工复产,零陵区、冷水滩区、宁远县等9县区规模企业全面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为了上述企业尽快稳妥复工复产,农业银行永州分行早在疫情防控期间就派出950余人深入企业,或加班加点撰写企业融资调查报告,或为企业一时未用的流动资金策划最佳理财方案,或同企业共同探寻金融需求,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具体实际困难……

一次次行动,一件件实事,彰显国有银行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用坚守和执着,在危难险重面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服务经济发展不动摇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农业银行永州分行始终恪守经营理念,全力加大地方经济金融支持力度。近3年来,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近80亿元,2019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62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血液”。

助推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永州市“十三五”战略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先后为永蓝、邵永高速公路建设投放贷款44亿元,为祁阳水电建设投放贷款6亿元,为江永风电项目投放贷款6.7亿元,为神华火电投放贷款8.4亿元,为九嶷山舜帝陵景区建设投放贷款3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助力政府平台发展。把抓好政府平台公司项目对接工作落在实处,2016年以来共审批政府购买服务贷款项目26个,审批金额60亿元,累放项目贷款28亿元。2019年,为永州市开发建设投放债券置换贷款2亿元,为8.42亿元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调整还款计划,为5.15亿元的存量贷款下调利率,着力发挥金融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速。

倾力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搭建体系、优化流程、创新产品、减费让利等方式,致力于解决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难题;通过对接工商、税务大数据,创新推出微捷贷、惠农E贷、惠园贷、纳税E贷、抵押E贷、数据网贷、采云贷等一系列新型信贷产品。 2019年,该行低门槛、纯信用的纳税e贷产品得到市人行的肯定,推广仅3个多月的时间就投放140户、金额8000万元;推出的银税合作产品获得全市金融机构信用类产品二等奖,永州凤凰园支行获得全市普惠金融服务“示范窗口”称号。

近3年来,累计为小微企业客户投放各类贷款近30亿元,贷款客户数由115户增加到249户,办贷效率由原来的9天下降至5天,免收小微企业7项承诺费及12项顾问费用,近3年的贷款加权利率下降了80个BP。

竭力投入脱贫攻坚。该行积极发挥服务县域“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结合各县区资源禀赋创新推广“养老贷”“油茶贷”“烟农贷”“惠农担”等系列信贷产品,县域涉农贷款达106亿元,近3年增加38亿元,较全行贷款年均增速高3个百分点;扶贫贷款26亿元,较全行贷款年均增速高6个百分点,累计布放惠农通机具2000台,有力支持了脱贫攻坚事业和县域“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践行支持使命不放弃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步入庚鼠年,农行人又谋定新的发展目标,全行为全市经济实体贷款投放净增21亿元,涉农贷款净增12.5亿元,扶贫贷款净增3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净增1.6亿元,个人贷款净增11.5亿元,为全市经济迈上新台阶奉献强大的金融之力。

优惠政策、高效服务,全面助力防疫攻坚战。全面落实防疫优惠政策,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解难,对受疫情影响而暂时受困的企业,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要求,“一户一策”研究制定帮扶措施,通过续贷、展期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按规定以最低利率全力支持防疫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全力加大医院、医疗物资、生活资料生产等疫情防控领域客户的深度扶持;以“稳生产”为要求,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重点区域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满足农副产品和春耕备耕农资供应的融资需求;做实做优金融服务,防疫相关开户特事特办、简化业务流程,积极推广线上办理渠道,最大限度减少线下接触频率。

紧跟导向、创新举措,全面支持地方重大项目。紧跟永州市9县2区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重点跟进永州“5个10”工程,做深综合金融服务。在市县两级行分别建立13个金融服务团队,做到逐地域、逐项目、逐客户实行“一对一”的团队联合服务,对全市的垃圾焚烧发电、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力求多争取上级行信贷资源给予倾斜,加快永州物流园、高科园等重大项目的全面金融支持,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稳健有序推进。

投贷联动、争取政策,为全市经济注入金融活水。该行借助农银投资、农银理财、农银国际等通道,投贷联动,加快推动债转股、理财融资等项目落地。利用农银租赁公司业务模式,为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高的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服务,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多方政策助力,对未完全投放且属于地方重大民生工程、补短板项目的存量政府购买服务贷款,将逐项目进行梳理对接,力争实现新增贷款投放10亿元以上。

搭建平台、创新产品,服务地方民营小微发展。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条支持措施为着力点,积极拓展银政、银担、银税三大平台及商会协会集群联动服务模式,突出为全市民营和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多渠道金融服务支持。同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脱贫攻坚县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增速的信贷规模政策,通过金融支持方式助力完成江华、新田两个国家脱贫攻县脱贫摘帽;大力推广“家门口银行”模式,全力做好惠农通综合服务站建设,着力为惠农惠民补贴落地、社保征缴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拓展农民安家贷、家装分期、农户网捷贷等消费类贷款产品,继续加大养老贷投放力度,为农民分忧,为民生出力,为全市三农经济提速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