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研究揭示新药直击抑郁症“根源”

最近,氯胺酮被证明能迅速有效地减轻抑郁症状。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它是如何如此快速地工作的。

氯胺酮的公众形象非常复杂。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派对药”,而另一些人则称其为“马镇静剂”。

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分离麻醉药正在作为其他药物失败的抑郁症病例的潜在治疗方法进行检查。

标准的抗抑郁药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缓解症状,但氯胺酮的作用更快 - 通常在几分钟内。

此外,氯胺酮比标准抗抑郁药持续时间更长;其效果可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尽管化学物质会在数小时内从体内排出。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热衷于了解氯胺酮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对抑郁症状产生迅速的影响。

氯胺酮如何迅速起效?

该研究由Mark Rasenick教授领导,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

为了理解这项调查,有必要深入研究涉及抑郁症的细胞机制和治疗它的药物。

在早期的研究中,Rasenick教授和他的团队证明了标准的抗抑郁药物——被称为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的。他们发现ssri类药物通过将G蛋白从细胞膜上的脂筏上移走而使其失活。

G蛋白是一类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质。它们帮助将信息从细胞外部传递到细胞内部。脂筏是细胞膜的一部分,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需要许多分子机制。

在许多其他任务中,G蛋白产生循环AMP,它是第二信使,具有广泛的作用,这对于神经细胞正确的信号是至关重要的。

Rasenick教授指出,抑郁症患者的脂筏中含有更多的G蛋白,这些G蛋白会被有效地切断。这有减少神经信号传导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它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一些症状。

研究小组还发现,ssri类药物在脂质筏中积累,迫使G蛋白释放,使它们再次活跃。从木筏上爬出来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他们转而研究氯胺酮的机制。科学家们发现,在短短15分钟内,G蛋白就从脂质筏中被快速地拖出,这可以解释它们的快速反应。

他们还指出,G蛋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到脂质筏上。

“当G蛋白从脂筏上移动时,大脑细胞之间就能更好地交流,这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的一些症状。”

他继续说,“不管他们是被传统的抗抑郁药物还是氯胺酮转移出去,这都无关紧要,尽管有了氯胺酮,G蛋白很难再回到脂质筏上,这就解释了药物对抑郁症状的长期影响。”

推翻旧的理论

这项研究还对氯胺酮如何起作用的早期理论提出了质疑。此前,科学家认为NMDA受体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神经细胞上,当NMDA受体被激活时,它们允许带正电的离子流入细胞膜。它们在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被氯胺酮阻断。

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敲除NMDA受体来了解它们的作用。

然而,即使在没有这些受体的情况下,G蛋白也迅速从脂质筏中移出。

Rasenick教授说:“这进一步说明了G蛋白从脂筏上的运动是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真正生物标志物,不管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

研究小组希望他们的发现将有助于未来抗抑郁药物的测试,并可能导致目前药物的改进。(螺丝钉 20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