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大通县: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乡村振兴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察汗河、鹞子沟、老爷山等国家级景区分布其中。境内河流密布,沟壑纵横,山地河谷相互交错,蜿蜒起伏。气势雄伟,景色壮丽。近年来,大通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展乡村旅游事业。

大通县乡村旅游以山水田园风光、民族民俗风情、特色种植为依托,以休闲、运动、观光、度假为价值取向,以发展和宣传地域性经济为目的,找准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结合点,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大通县全县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达25家。2017年,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314.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15%和26%。

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为确保大通县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带”工作的顺利实施,大通县成立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大通县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具体工作措施,确定了 2017 年建设重点和计划,加快推进工作实施。各相关乡镇和部门将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带纳入本乡镇、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当中,实行部门联动,密切配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带建设与发展。

打造重点 以点带面 全面发展乡村旅游事业

在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 的 积 极 作 用 ,推动旅游、农村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融合发展,大通县打造了 4 条乡村旅游产业带,率先建成了窎沟片区和景阳片区两条乡村旅游示范带。一是发挥老爷山——鹞子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优势,全力打造窎沟片区田园风光、扶贫旅游产业带,依托边麻沟优美的自然风光,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了集休闲度假、民俗观光、餐饮购物为一体的花海农庄旅游度假基地,开创了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形成产业融合、要素聚合 、资源整合、功能复合的现代化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成为青海省内最具人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二是充分发掘景阳镇历史宗教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景阳民俗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依托景阳汇丰现代农业,开发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产业,打造吃、住、娱、游、购为一体的一条龙旅游服务,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以景阳汇丰景园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三是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东峡运动休闲、生态康养度假旅游产业带,开展体育健身、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生态观光、冰雪旅游。四是依托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双新公路沿线(桥头、塔尔、新庄)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带,开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东峡和塔尔片区的乡村旅游工作现在也已经全面启动。

规划先行 指导有方

认真筛选资质深、能力强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和完善了大通县旅游“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产业带规划,目前窎沟片区规划已经完成,塔尔、景阳、东峡片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和意见征求工作,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中。严格按照规划积极打造了边麻沟花海景区、景阳汇丰景园、东峡镇旅游特色村镇,塔尔片区现代观光设施农业的提档升级工作等,畅通了旅游环节,开放了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和学习的榜样。

强化宣传提升形象

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工作,以精细化的工作理念,编印了大通风光明信片和旅游风光邮册;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在《西海都市报》等投放旅游宣传广告,推动大通县旅游宣传向纵深方向发展。衔接省市县各类媒体宣传大通县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大通县观光旅游。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客源地市场宣传推介活动,分别赴西安、太原、南京等地进行宣传推介活动,对外展示了大通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通的乡村旅游工作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大通县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为乡村旅游工作树立榜样,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图片均由大通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