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联合支付宝首创,让垃圾回收像寄快递一样方便!长三角这回又赢了

点点手机,不到1分钟就完成预约。1个小时后,社区回收人员上门,以150元的价格就收走了闲置近1年的旧电视机。

这个垃圾回收流程酷不酷?是不是很像寄快递?在垃圾回收员越来越难找的时代,这种“互联网+”的方式简直就是老百姓的刚需。而让人惊喜的是,上述情景并非只是一个设想——它已经真实地发生了,就在上海静安区彭浦镇佳宁花园的李阿姨家。

李阿姨用的网络平台,就是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与支付宝联合推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运输网“两网融合“的“垃圾分类回收”线上平台。

这个平台的“互联网+”思维不仅体现在回收方式上,还有激发大家积极性的措施上:比如平台不仅可以回收废旧家电,报纸、塑料瓶等,用户还可以进行兑换积分,累计积分免费领取鸡蛋、大米等日用品。

如此一来, 垃圾回收更方便了,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更靠谱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怪不得,平台上线不到半年,成绩就相当喜人,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已经达到了1100吨/日。

而长三角的多个城市看到了这个“上海经验”后,也纷纷摩拳擦掌干了起来,如今,它的复制模式已经覆盖了江浙沪14城的30000多个社区!

除了助力垃圾回收,支付宝还能帮助生活垃圾分类用数据“说话”。比如和上海的相关公司联手推出垃圾智能设备,市民只要用支付宝“扫一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将垃圾丢入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垃圾桶就会自动计算重量,给用户一定的现金或积分。

其中,支付宝提出的生态解决方案起到了大作用。这个拥有10亿用户的国民APP,一方面能够把用户、垃圾回收企业、政府部门串联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能打通包括淘宝、天猫、优酷、蚂蚁森林等在内的权益,让积分真正“活”起来,也让用户的积极性真正“活”起来。

而通过支付宝的数据能力,大家的每一次垃圾投放,还会变成上海生活垃圾大数据地图的一部分,最终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决策、灵活地调配,最终提升垃圾的回收效率。效果如何呢?据悉,上海目前全市湿垃圾分出量已达4400吨/日,要知道,两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2500吨/日,翻了近1倍!

这种模式估计很快也会被长三角其他城市复制。而支付宝并没有停下脚步,下一步,它的“绿色技术”将输出到更多城市,并打通蚂蚁森林、公益积分激励等,让用户更方便地参与垃圾分类,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时光如梭!还记得10年前,第一笔水电煤在线缴费通过支付宝落地上海,拉开了中国网上办事的序幕,并且很快率先在长三角普及。没想到10年后,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再次在上海率先试水,长三角其他城市也再一次纷纷跟上节奏。

小编不禁感叹,同样都是“三角区”,花了10年时间,粤港澳、津京冀还是没能追上长三角前进的脚步。身为长三角的小小居民一员,小编也是有点自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