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電影《風月》究竟如何?

賈莫蘭特


印象中這好像是張國榮自《霸王別姬》後與陳凱歌的第二次合作。當年這部作品同樣獲得過金棕櫚提名,之後因為整體稍遜於前作,也只能以獲得提名告終。

這部電影的攝影非常的漂亮,請來的是著名攝影師杜可風。在老杜的鏡頭下,每個女人都非常漂亮,尤其何賽飛,非常矚目。

包括像周迅這種打醬油的角色,也有驚鴻一瞥的時刻。

鞏俐因為面相上看著挺憨的,但在這部裡也還不錯。

《風月》的整體氣質延續了《霸王別姬》時期的陰柔,所以從頭到尾的朦朧給人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故事上比較好理解,說的就是一個江湖騙子在做這行之前實際上是江南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幫傭,成長成人後,憑藉不錯的外形條件騙財騙色,最終傷了女人的心,隨後伺機報復的悲劇。

應該看到,在故事的表述上,《風月》仍舊保留了陳凱歌青睞的文學語言,很多鏡頭甚至都有文學色彩。但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其中的一些美學風格還是比較辣眼睛的,的確容易讓人產生一些誤解。比如張國榮飾演的忠良,他在幼時起似乎就和姐姐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到底兩個人是什麼關係,觀眾只能靠自己腦補去猜。

其實從我個人角度而言,這部電影的質感和品質和《霸王別姬》都十分接近,張國榮的表演仍舊算得上出彩,只不過可能是程蝶衣留給大眾的印象太經典,成為他自己也無法超越的存在。


毒藥君


1996年的《風月》,這或許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也並不為大眾熟識。

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何賽飛主演的文藝片,講的是民國時期江南的風月故事。


整體風格都是壓抑的,幾乎是一開場,我便能看到結局,這樣一場戲。

我很喜歡其中的細節,無疑是美的。反覆出現的紅玫瑰,田田蓮葉,兩尾魚,華美的錦繡,昏暗的長廊,城市的燈,城市和鄉村的交替,光影變換,鏡頭語言講的無聲故事,每一幀都值得留存下來。



戲裡冷暖色調的變換充滿了隱喻,五彩斑斕的夜上海,陰森幽暗的龐府,如意眼中暖色的忠良面孔,青紫色光線中的姐姐秀儀…這是這部戲的魅力所在。

整部影片都是含蓄的,人物臺詞並不多,更多的是通過眼神、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情緒,留給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這也讓我在看完之後來細細斟酌這一幕幕場景。

不過這部電影也確確實實詮釋了哥哥的演技,一顰一笑都是一種欣賞,我推薦你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你保證會三觀都變了的…

為什麼會觀影慘淡,這也許是一種時代風華把,在哪個時代背景下,這種電影很難火起來,畢竟這部電影包含的有太多不能言語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