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沒有類似風格的古詞。感覺好文藝?

一葉小白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表達類似意思的句子比如: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出自《秦風·無衣》)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改編自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詩句:“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

上面三句是日本援華物資上面寫的句子。下面的五個詩句,個人感覺也有類似意思。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出自王昌齡的《寄驩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張九齡的《望月懷古》)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

一衣帶水,吳越同舟。(“一衣帶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史·陳後主本紀》: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吳越同舟”這個成語出自《孫子·九地》記載:“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另外再嘮叨些,“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是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武漢物資時的心意表達: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這兩句詩出自,日本人長屋所寫的詩歌《繡袈裟衣緣》,全文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歷史記載,長屋為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之子。隋唐時,中日交流頻密,整個日本都視中國為先進和文明國度,為學習對象,長屋本人更是如此。執政期間,崇敬佛法的他曾經為了加強和中國的交流,織造1000件袈裟,委託派往唐朝的使者送給唐僧人。長屋在這1000件袈裟上繡了四句話,這四句話便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後來,被感動的鑑真和尚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長屋這四句話也被收錄到《全唐詩》,一直流傳至今。

這句話非常的應景,能夠表達當時的意境。當時國際上剛剛得知武漢疫情不久,很多國家都表現出了非常不友好的態度,不僅拒絕華人入境,更是驅逐華人,甚至要暫時切斷與中國的一切往來。這一度讓中國人民非常寒心。但是在這個時候,日本人卻送來了第一批援漢物資,更是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表達著雖然我們是不同的國家,但是在當下,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面對的是相同的疫情,自然應該患難與共,同心協力一起去戰勝困難。而這樣的勇氣和態度,在當時無數國家的表態中,顯得尤為不同,甚至在他國眼中是一個異類。但是這樣八個字所傳達出來的態度,卻又正是當時中國最需要的。面對這樣巨大的災難時,我們需要的是全世界的人類站在同一條戰線上,而不是將作出巨大犧牲的中國排擠在外。所以日本人的這八個字的意義,遠大於雪中送炭,而是向世界表明了面對這場疫情時,他們的態度,以及對中國的支持和肯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這是另一批送達中國的援助物資上寫的八個字,這一批物資主要是防護服手套等物資,這是前線工作者能戰勝瘟疫最需要的物資,就等同於戰袍。這句話用在這裡,較為貼切的意思是:別怕沒有戰袍,把我們的拿去穿!這樣的一種休慼與共的態度,著實讓我們感動。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是日本援助遼寧的一批物資上寫的十六個字,整句話的意思是:遼寧河中的冰雪已經融化,富士山的櫻花也已經開放,同樣的季節下會有同樣的美景,我們一起等待春天的到來。也表達了日本人願意與我們一起抵抗瘟疫,共同度過難關的意願。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是日本援助大連的物資上面的一句唐詩,這句詩的原意是,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廕庇、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按當下的情況,這句詩表達的意思就是,面臨相同的困難,我們互相幫助,不分你我,共渡難關。

以上的四句話,都是在恰當的時候,用恰當的詩詞表達出符合當下情況的情感,十分的應景。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對詩詞文化的深刻理解。單就這一次日本援中來看,除了感謝他們送給我們的醫用物資以外,我們更要感謝他們在文化上帶給我們的衝擊。

希望這也能喚醒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自信、自豪感,能讓更多的人去更深入瞭解學習我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而不是一昧的崇洋媚外。畢竟我們的語言、文化也曾這樣的詩意、優雅、樸實、摯誠、浪漫……






牧野小隱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援助物資包裝箱上的詩詞寄語在網上引起了熱烈討論,如: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這些無一不彰顯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意蘊和獨特魅力,其實與這幾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如:

“一衣帶水,吳越同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厚言懷思,永為好兮。”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但這幾句與前面幾句相比,不論是含蘊還是意境,都不夠貼切,也缺少美感。

下面列舉一些雖然意思或內容與之不同,但風格類似、意蘊優美的中國古典詩詞: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錢鏐
  • 功名半紙,風雪千山。——張可久《雙調·殿前歡》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於良史《春山夜月》
  •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桂苓(有說出自黃永玉)
  • 何時仗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兩白頭。——《清稗類鈔》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 浮生只合尊前老 ,雪滿長安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張岱《金山夜戲》
  •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杜甫《春日憶李白》
  •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蘇軾《臨皋閒題》
  • 我見君來,頓覺吾廬,溪山美哉。——辛棄疾《沁園春》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 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滿座衣冠似雪。——辛棄疾《賀新郎》
  •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東欄梨花》
  •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 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
  • 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若此!——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
  •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納蘭性德《浣溪沙》
  • 故人笑比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金農《秋來》
  •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鷓鴣天》
  • 萬里滄江生白髮,幾人燈火坐黃昏。——王守仁《因雨和杜韻》
  •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訴衷情》
  • 夜底藏花一度,夢裡踏雪幾回。——王家衛《一代宗師》

應是長安月


一句詩來自日本此次捐贈之物,引發國人在困境中也眼前一亮,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文化的魅力。

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許多事物的轉化都離不開文化,這就是古人所說“文以化之”。

對於這句話的出處我無力去考證,但歷史教科書裡“鑑真東渡”的故事還是大略知道。我相信這句話與佛緣文化交流有關。

唐代的對外交流是十分活躍的。對外交流就包含了文化的交流。從字面上解讀“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並不難。鑑真東渡,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在第六次才到達日本,在那裡傳授佛經,這是了不起的壯舉。日本的僧人能留下這樣的詩句也在情理之中,這符合佛教中的因緣。種善因,得善果。

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又一次提起這些話來,姑且可以看作是日本愛好和平的人民,沒有忘記他們文化中的中國元素,沒有忘記歷史上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這是好事。但是,我們絕不可以妄自菲薄,喪失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只要努力培養起全民閱讀,全民學習的良好風氣,我們的文化永遠都會燦爛輝煌。

下面這首詩,也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也應該算是一首唐代對外交流的傑作:

《哭晁卿衡》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得聞日本友人晁衡回祖國航海途中沉船並誤傳已溺死後而寫下的一首詩。此詩雖因誤傳噩耗而作,但真實深摯地表達了詩人失去好友的悲痛,表現了兩人超越國籍的真摯感情。全詩通過幾個短促的鏡頭來寄託哀思,言辭頗多象徵、隱喻,哀其人而不忍書其事,沉痛而不呆滯,結句尤其餘韻悠長。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歷史的發展道路總是艱難曲折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唯有強大的祖國,才有永久的和平!


棲哈丶


這樣的詩有很多,列舉幾首吧。意境都很美,適合用在目前的疫情中。

送柴侍御

唐 · 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意思是: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 岑參《逢入京使》

譯文: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水龍吟·幾番問竹平安》

宋·張炎

幾番問竹平安,雁書不盡相思字。

籬根半樹,村深孤艇,闌干屢倚。

遠草兼雲,凍河膠雪,此時行李。

望去程無數,幷州回首,

還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遊萬里。甚匆匆、便成歸計。

江空歲晚,棲遲猶在,吳頭楚尾。

疏柳經寒,斷槎浮月,依然憔悴。

待相逢、說與相思,想亦在、相思裡。

朋友之間,雖然不在一個城市,但是心中掛念,衷心祝福朋友平安,生活幸福。平安,簡簡單單兩兩字,卻是最深的掛念。不求你榮貴顯達,不求你揚名立萬,只望你能平安。

《雜興》

陸游

客問維摩疾,人哀範叔寒。

詩囊負童背,藥笈掛驢鞍。

野果攢眉澀,村醪捩齒酸。

老雞殊可念,旦旦報平安。

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我是否相識,我都祝你平安喜樂。這是我的溫暖,是陌生人的善意。

《沁園春·遼鶴重來》

宋·劉克莊

遼鶴重來,不見繁華,只見凋殘。

甚都無人誦,何郎詩句,

也無人報,書記平安。

閭里俱非,江山略是,

縱有高樓莫倚欄。

沈吟處,但螢飛草際,雁起蘆間。

不辭露宿風餐。怕萬里歸來雙鬢斑。

算這邊贏得,黑貂裘敝,

那邊輸了,翡翠衾寒。

檄草流傳,吟箋倚閣,

開到瓊花亦懶看。

君記取,向中州差樂,塞地無歡。

邊塞苦寒,環境惡劣,外敵入侵,多少妻子、母親的牽掛之所,無論如何,生死一線,唯望平安。

《水調歌頭·萬里漢家使》

宋·范成大

萬里漢家使,雙節照清秋。

舊京行遍,中夜呼禹濟黃流。

寥落桑榆西北,無限太行紫翠,

相伴過蘆溝。

歲晚客多病,風露冷貂裘。

對重九,須爛醉,莫牢愁。

黃花為我,一笑不管鬢霜羞。

袖裡天書咫尺,眼底關河百二,

歌罷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隨雁到南州。

詩人出使,已決心以身許國。

慷慨豪邁之餘,心中還有一些放不下。

可沒有國,哪有家。

他寫好了家書,安慰家人,自己一切平安。

等等 還有很多很多!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只是我們還有很多沒學到。






塗山夏侯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彼鄰。

文字之美,在於完美滿足了我們的想象,滿足了我們精神和現實需要。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出日本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之子長屋,歷任中納言、大納言,養老五年(717)任右大臣,柄執朝政。神龜六年(729)去職後自殺。執政期間,曾託遣唐使贈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繡韻語4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揚州僧見後,起東渡傳法之興。





琦嵐子


國人乍見這樣風格的古詩詞,會有特別的美感。

這也是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審美區別體現。

日本地域狹小,資源稀少

所以善於從小處找情趣,美。

從日本的俳句,長短句等大概能看出


這樣的詩詞很多,但你在國內很難看到,很少有人喜歡,

何解?

小處的美也是美 值得欣賞

但也不必生氣,更不必不忿,

好像自己的東西在他人哪裡發揚光大了

這恰說明文化的力量,中華文明的偉大


李vincent


何必非要苛求古人詞句呢?

本草根給你即興發揮一段,供你欣賞自娛可好?

天生我才,

博盡萬卷。

雖憂萬民,

奈何無緣?

生不逢時,

天可憐見。

憤世嫉俗,

小隱避喧。

採菊東籬,

戲蝶谷間。

遊戲人生,

如夢似幻。

太虛幻境,

水月洞天。

悠然自得,

勸君盡歡。

既已出世,

何竟夢牽?

魂斷藍橋,

皆化雲煙。

入市隱匿,

自尋其煩。

夢斷歸途,

誰奏凱旋?

斯人已逝,

生者如斯。

可嘆驕子,

埋骨荒原…



醫國醫民醫世界


給日本的回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碧海桑田,萬古長青!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看

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儘管世事變化無常,我們之間的友誼長存!








日夜說


黨群共建防疫情,

鐵嶺再現新文明;

愛心生產消毒液,

傳遞人間愛意濃!

2020.02.13



米哥圖評天下df1


古詩古經古成語大都是四字言!想玩有趣的買部成語詞典看玩,有齊各種典故解釋!很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