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詩人,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散文家。看過他詩歌應該就知道,徐志摩是一位十分浪漫的人。而他對林徽因、陸小曼的熱愛,在他看來也是他對浪漫愛情的追求。
世人都知道徐志摩和陸小曼、林徽因之間的故事,卻不知道這兩段愛情是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痛苦之上,她就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
徐家世代經商,是浙江當地有名的富戶,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是清末明初實業家,一手將徐家帶上硤石首富的位置。
張幼儀,江蘇寶山人,幾個兄長都在政府任職,二哥張君勵更是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張家在政界地位很高。
1915年,張幼儀在兄長的張羅下,與徐志摩結婚。對於張家的聯姻,徐父自然是舉雙手贊同。政商兩家聯姻互利互助,本是一樁很好的親事,可惜徐志摩不滿意。
徐志摩從看見張幼儀照片的第一眼起,就嫌棄她是鄉下土包子。徐志摩的喜惡毫不遮掩,結婚後對張幼儀十分冷漠。
對於張幼儀,他只是因為父親想要當爺爺的願望,而無奈旅行夫妻義務。15歲的張幼儀,原以為自己出嫁後得來的是如意郎君,卻不想是薄情郎。
1918年,張幼儀為徐志摩生下長子徐積鍇,徐志摩不久便逃離般出國留學。若不是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勵多次寫信催促,又有父親施壓,徐志摩肯定是想將張幼儀就這樣留在國內的。
當張幼儀遠渡重洋到了異國之時,在一堆翹首以盼準備接待親友的人群中,她一眼就看見了自己的丈夫。只一眼,張幼儀心就涼了半截兒。
徐志摩滿臉的冷漠和不情願,在期盼欣喜的人群中那麼顯眼,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並不歡喜自己的到來。
此時的徐志摩已經陷入對林徽因的熱戀之中,張幼儀是他想要丟下的過往。果不其然,當張幼儀身懷兩個月身孕之時,徐志摩為了成全他的愛情,迫不及待的提出了離婚。
他將張幼儀冷在一邊,只有離婚之時才主動找了過來。再熱的心也經不起如此傷害,張幼儀同意了離婚,在二哥的幫助下入居柏林,生下次子彼得。
徐志摩嫌棄張幼儀是土包子,並不意味著張幼儀的蠢笨。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傳統的張幼儀不是徐志摩心儀的妻子,所以迫不及待逃離。
在嫁給徐志摩之前,張幼儀也曾在新式學堂讀書。離婚之後,張幼儀又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離婚,並沒有讓她的生活從此晦暗無光,反而激起了她努力向前。她在德國工作,學習了一口流利的德語,重拾了生活的自信。
在德國的苦於痛,讓她浴火重生,開始新一段人生。1926年回國,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後來又入二哥社會黨,管理該黨財物,逐漸成為一位叱吒商場的女強人。
解放前夕,她定居香港,並與自己的鄰居中醫蘇紀之相愛,1953年結婚。如此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以至於讓她有勇氣故地重遊,去看看徐志摩筆下的康橋。
你最愛的人才能傷你最深,但同時也能讓你迅速成長。張幼儀過的越好,越幸福,越是對徐志摩那句“土包子”的反擊。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女人得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