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从《失乐园》到《情人》,渡边淳一笔下的爱欲终被理性框定

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有爱,一切都无所谓是不现实的。 ——渡边淳一《情人》

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著名爱情题材小说家,被称为日本的“情爱大师”,他的小说主要围绕男女之间的情与欲展开,通过小说表达他对现代婚姻观以及男女情爱的的思考。

几年前读他的《失乐园》,为女主人公松原凛子和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决绝的行为震撼,两人摒弃了家庭,为了达到爱的极致而相约服用氰化钾自杀。

他们的遗言是:

“请原谅我们最后的任性,请把我们两人一起下葬,别无他求。”

渡边淳一说:作为作家,我要写的是不愿意受压抑,而愿意燃烧自己的这样非常美丽的火焰般的主人公,这是我的主题。

所以他笔下的凛子和久木追求的性爱虽然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他们即使燃烧成灰烬也要追求美的体验,爱的极致。

在渡边先生另一边小说《红城堡》中,男主人公因为妻子性冷淡出巨资把她送到“红城堡”调教,而尝到了男欢女爱滋味的妻子最后抛弃了他,抛弃了婚姻,抛弃了父母,又重返红城堡。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把爱和欲置于传统伦理道德之上,而最近读的渡边淳一的另一部作品《情人》则把爱欲加上了理性的框架,在情爱与社会伦理的冲突中,作者不再一味追求让人类“重新回到雌与雄的原点”,而是思考得更多。

渡边淳一的小说《情人》,又译为《曼特莱斯情人》。讲述了外语专业大学毕业的修子,任职外企,工作能力强,收入也不错,但她32岁依然不愿意结婚,选择给49岁的远野当情人。小说开始时他们的情人关系已经保持了五年。

而远野,已经结婚,并且有一儿一女。他身材高大,性格细腻,是一家200人企业的社长。

读小说可以感受到修子对远野的爱,他们在一起的和谐,但是当远野和妻子离婚要娶修子时,修子选择了逃离。

分析修子的心路历程,她为什么愿意做情人而不愿意做远野的妻子呢?不愿意走进婚姻的修子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成长过程中目睹父亲的不断出轨和母亲的不幸使修子不愿意步入婚姻。

童年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修子,目睹了母亲辛苦后,她不愿意步入婚姻,但她对婚姻并没有完全绝望。

她参加刚结婚的闺蜜真佐子的家庭宴会,看着别人夫妻那种亲密无间的情景,她愈发感到自己的孤独与伤感,她也渴望家庭的温暖。

她在做远野情人期间,也试着与她的追求者冈部要介约会,但终究接受不了对方。

在修子的心里,“喜欢”和“爱”是两码事,她喜欢冈部,但爱着远野。所以她无法和不爱的人走入婚姻。

“男人与女人并不是整天厮守在一起才算幸福,男人女人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各自没有独立的能力,很难保持男女间的关系自始至终。”

修子开始试着理解父亲,觉得父亲在外面乱找女人也与母亲的太过乖巧有关。

她与远野可以说是心灵相通,彼此相爱,可是在远野求婚的最后时刻修子为什么选择了逃离?

修子在远野的妻子和儿女身上看到由于自己的存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她觉得自己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修子一直幻想着自己只珍惜与远野在一起的日子,至于远野与他妻子及家庭发生的纠纷,在修子看来是完全与己无关的,完全是自己不想参与、知道、过问的事情。她想做一个潇洒的情人,不想搅入远野的家庭,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她的预期。远野的儿子、妻子、女儿直接或者间接地走进她的生活。

①先是远野儿子的事情触动了修子。

修子与远野在晚上约好见面,远野迟迟不来,一直到夜里他才情绪低落地赴约。原来因为他疏于管教,他的儿子骑摩托车违规被警察抓走了,妻子因为他的不管家与远野吵了一架,远野带着对妻子的埋怨来找修子。

在儿子被警察带走的当天夜里远野来赴修子的约,修子便极力劝远野回家。修子的举动就是想表明自己不干扰远野的正常家庭生活。

送走远野,修子仍然站在门口,听着他的足音渐渐地远去,一直到听不见了,才慢慢地将房门锁上。那一刻,她一定是失落的。

她以为自己只占有与远野在一起的时间,可是这时她可能意识到因为自己的存在,远野的家庭开始不和谐了。

②接着是遇到远野的妻子,让她觉得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列夫·托尔斯泰说:“和配偶以外的人之间的性关系,是否会危害身体?这样的问题就如同—生喝别人的血,对身体的健康是否有害?”


在遇到远野的妻子前,修子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做别人的情人这种行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几乎没想过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困扰。

远野对修子说,他与妻子感情破裂,所以搬到单位来住,并邀请修子帮忙收拾。在单位的房间,远野去上班了,修子像主妇一样打扫着房间,这时远野的妻子出现了。

“我丈夫,现在去哪里啦?”

“我早就知道,有您这样的人了。”

“您是在做贼,偷人家的东西……”

这些语句字字掷地有声,句句击中修子的痛处。特别是最后一句“您是在做贼,偷人家东西”,更是将修子的心都要击碎了。

修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远野从他妻子那里偷过来。与远野好是不错,但仅此而已,对他与自己在一起以外的事,修子是一点也不想干涉的。现在看来,这只是修子的一厢情愿,关键是远野的妻子却不是这么想的。

她还是伤害了远野的妻子,伤害了他的家庭。她意识到和平共处,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远野的妻子是不愿意也没有办法的接纳她的。

她发现自己终于活成了少年时自己讨厌的女人的样子。自己做的事情可能与当年父亲身边的女人们一般无二。

③远野女儿的出现让修子动摇了,她最终选择了退出。

远野出差大阪,在那里崴了脚,住了院,打了石膏。当电话打给修子时,修子断然决定请假陪远野。这些细节表示修子深爱着远野。

当她打包了旅行箱去到陌生的大阪,辗转来到医院时,发现远野的女儿正陪护着爸爸。她到底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脸面进病房,她不知道怎么面对那个姑娘。

自己牵肠挂肚地赶到大阪来,却又不能见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碰到这样的事件,连探望都不能堂堂正正的,这种关系又算什么呢?

修子在理性的思考着这些问题。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红城堡》中,主人公也会思考,但最后情欲战胜了理性,所以人物的结局都跳出了世俗的框架,或为爱而死,或为情欲隐遁,那个红城堡不就是一种隐喻吗?

莎士比亚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在《情人》这部小说中,渡边淳一让主人公的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并且开始理性的选择。

听到远野要与他妻子分手,修子顿时感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可怕和一种要承担重大责任的沉重。

当小说结尾修子选择拒绝远野的求婚时,她不是不爱了,只是不想放纵自己,所以她选择了退出。


爱得越深,分手时就越痛苦,越憎恨。

如果真能好好地分手,两人也许便会感到这几年的恋情其实根本是在逢场作戏。

修子在挨了远野一巴掌后,留着泪做出了分手的选择,

这也是作者渡边淳一思考的结果。面对婚外情,作家笔下的人物结局有着高度的相似: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婚内出轨后安排了她卧轨自杀,尽管他是那么喜欢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选择偷情,作家福楼拜让她服了砒霜自杀;而《失乐园》中的凛子和久木为了获得爱的极致体验选择了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何尝不是渡边淳一的一种安排。

但人物的结局怎样又不是作者的安排,而是顺应了他们本来应该的样子,福楼拜写完爱玛服砒霜死后,自己嘴里很长时间都是砒霜的味道。这些陷入婚外情的男女在作家笔下都那么美好,但他们的行为与世俗对抗,所以必须回归世俗或者付出生命的代价。

井原西鹤说:“即使放荡,心灵也不应该是龌龊的。”从《失乐园》到《红城堡》再到《情人》,主人公的行为都是惊世骇俗的,但主人公无论选择哪一种结局都让人回味无穷。

《情人》的女主人公修子选择了回归世俗,让自己的行为回归到理性的框架中,但读者也不会因此而感觉到桎梏,这是作者对婚外情这种特殊的情感给予的另一种出路,这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心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