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5G毫米波资源到底“香不香”?

随着5G在中国跨入商用元年,大量的关注集中在其未来频谱开发上。和美日等国家不同,中国5G商用频谱主要集中在了厘米波上,而不是毫米波。对此,高通等大型手机芯片开发商认为,中国的技术离“领先”还远。国内以华为为代表的厂商则持不同意见。任正非在最近一次公开讲话时就说,华为过去的设定是幸运的,没有走毫米波的路线。那么,毫米波在5G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呢?


3GPP官方网站首页截图

5G和前几代通讯技术一样,都需要划定一定的波段作为应用频谱。目前,国际公认的3GPP协议对5G频谱的划定是两个频率范围,分别被称为“FR1频段”和“FR2频段”。其中FR1频段的范围为450MHz~6GHz,我们通常称之为6GHz以下频段,也叫Sub-6GHz,其实这段频谱已经把2G/3G/4G在用的频谱全部囊括在内了;而另一个FR2频段对应的是24~52GHz这样的高频,在这段频谱上,电磁波的波长是毫米级别的,因此得名毫米波(严格来说大于30GHz才叫毫米波),又叫mmWave。由此可以通俗地理解为,FR1频段就是改造现有通讯频段的再开发,FR2频段即毫米波频段,则是有5G特点的新开频段。



那么,为什么要将通讯频段向毫米波拓展呢?实际上,毫米波在之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了。比如雷达、卫星通信、射电天文观测等,都可以看到毫米在大显身手。在通讯领域,毫米波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带来带宽的增加,即可承载的通讯信号数量成倍的增长,好像高速公路一样,路更宽、速度更快,这也正是5G需要达到的效果。理论测算显示,5G在原有频谱上最高峰值是每秒1Gbit左右,到了毫米波这个频段,就可以提高的每秒20Gbit。

美国是在毫米波上推动5G商用的主要国家之一。表面上看,美国致力于毫米波的作法似乎是要抢占新的技术制高点,但实际上原因在于,美国的Sub-6频段已经被政府和军方占用,无法用于5G。虽然美国国防部也已计划腾退中低频段,但这一工作至少需要3~5年才能完成。所以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宣布5G计划很早,可推进很慢,主要在于前期的成本极大。一方面,运营商要花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新的频段,另一方面毫米波基站建设投资也很巨大。由此,中国、欧洲一些国家采用原有频段的国家或地区反而形成了后来居上的态势。当然,我国虽然起步是在厘米波段,但是也没有放弃毫米波这一块。在今年给运营商发放的频谱资源中,几大频段都有布局,这也确保了今后5G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应该看到,5G时代的产业增值部分除了原有的通讯用户外,还包括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更广泛的领域,终端接入数量的增长将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在5G时代的中后期,毫米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顺应这种需求就必须做好提前布局,这也是我国在5G发展战略为什么没有忽略毫米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