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意大利:二战中的搞笑担当,“猪队友”中的战斗机

封城、取消意甲比赛、大学停课、歌剧停演、教堂关闭,意大利突然陷入了新冠肺炎急剧爆发的紧急状态。截至2月27日18时(北京时间28日1点),该国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为650例,在24小时内增加了250例。其中17人死亡,45人治愈。

然而,或许和本身的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有关,政府宣布停课的本意是让学生们乖乖呆在家里,没想到他们居然因为放假,开心地上街游行庆祝。对此,有网友评价他们心大,也有人调侃他们懂得“及时行乐”的道理。更有人开始深扒意大利历史。发现在整个二战中,屡屡让人大跌眼镜的意大利,竟然为血腥残酷的二战史增添了一丝搞笑气氛。

战壕中的意大利士兵,面对镜头,他们笑容灿烂


“猪队友”中的战斗机

早在德国跟意大利签订《钢铁条约》时,德国国防军中就存在反对与意大利结盟的声音。德国国防军对于意军战斗力到底是何水准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当希特勒询问该条约利弊时,他们曾经如此警告自己的元首:“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就相当于我军增加10个师的力量;如果意大利加入对方,我们用20个师就能搞定它;但如果意大利要加入我方,我军就必须耗费50个师的力量去保护它。”

后来战事的发展证明了德国将军们的先见之明,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意大利人拖后腿的能力,意大利在二战中对于德国的牵制,怎么看都不止50个师。

1940年,在对法国的战争中,意大利先是以“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由,拒绝参战,在德国已经快攻占巴黎时,想趁机捞一把的墨索里尼又急忙发动了对法国的进攻,结果是他精心拼凑的攻击部队反而被本已放弃希望的法军打得溃不成军,把战火烧到了意大利境内。幸亏不到半个月后,法国就向德国投降了,否则法军最终会在哪儿停下脚步还得看心情。

这次失败的趁火打劫让墨索里尼感到很跌份儿,一心要捞回面子的他决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战争奇迹”,于是不顾德国警告,对巴尔干小国希腊宣战。当时意大利投入的总兵力有8万人之多,飞机坦克俱全,而希腊则只有3万守军,自大的墨索里尼宣称,这并非战争而只是一场“军事散步”。

墨索里尼

意大利人在希腊历时半年的散步结果很悲催,连续两次进攻都以惨败告终,希腊军队甚至一度占领了意军用来当做攻击跳板的阿尔巴尼亚。没法收场的意大利人不得不去找德国,于是本已做好对苏攻击准备的德军不得不掉转枪口南下,用不到四个月吞并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巴尔干半岛,此举直接导致了德国对苏作战计划的推迟,原本计划在秋季之前结束的对苏攻击,因此被拖入了俄罗斯漫长而严酷的寒冬。

意大利给盟友添的最大一个麻烦在北非。由于海军不行,德国地中海地区的计划本来只是防御。一心想建立自己“新罗马帝国”的墨索里尼却偏要染指英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此战的后果当然可想而知。于是德国不得不在西拒英国、东攻苏联的背景下,开辟了北非战场,陷入了比一战中更为噩梦的“三线作战”状态,北非也因此成了轴心国最早战败的战场。

一言不合就投降

对军人而言,浴血沙场、奋勇杀敌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如果不幸战死沙场,也是为国捐躯,无上荣光。然而在意大利,这个想法是不被人认同的。意大利人觉得没必要做那些无谓的牺牲,人只有一次生命,应该活得更有意义。所以在整个二战期间,意大利人用行动告诉世人,如果你不想打仗,究竟怎么做才能更有效率地投降蹲战俘营。

在意大利进攻希腊时,前线指挥官给墨索里尼发电报称在希腊境地发现有芬兰军队,因为那时芬兰军队曾打败过苏联,所以,意大利士兵都拒绝进攻,害怕丢命。墨索里尼接到电报后也打算让他们撤军,而且还派德国军队调查希腊境内的芬兰军是什么来头。后来,德国电报称,希腊境地一共有6个芬兰军,并且还都是志愿军。接到电报后的墨索里尼既生气又无奈,并说这6个芬兰军个个都能顶一个军的意大利士兵。

更可笑的是在北非战场上,400人的英军坦克部队不小心冲到了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连英军指挥官都打算放弃作战时,意大利军队竟然在开了几炮后高高举起了白旗。一脸茫然的英军接受了这批俘虏。后来被问到为何投降时,意大利一名指挥官说他们没带撬棍,撬不开炸药箱。

还有一次,战争刚刚开始,意大利士兵就一个个宣布投降,然后排好队等待被俘虏。后来英国军队忙着打扫战场,战俘营不够用,没时间理睬这些士兵,他们竟然要求自己建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在战俘营,意大利士兵的表现非常优秀,对他们的看管也是最松懈的。但有天晚上,竟然有意大利士兵逃跑了,被抓回来审问才知道,他们逃跑是为了去隔壁的战俘营吃通心粉。

三大轴心国给人们的印象:日本的战列舰、德国的坦克、意大利的面条

有分析指出,意大利士兵并非战斗力弱,他们只是不愿意打仗。比如在1941年的北非战场,隆美尔率领德军正在围追英军,当时意大利第132装甲师负责防守侧翼,英军一支装甲部队发现了第132装甲师,想借机立点战功。第132装甲师一见这一小股英国士兵出现,放着自己上百辆装甲车和坦克不顾,立马就想投降。然而英军并不打算接受意大利士兵的投降,因为接受俘虏立下的功劳很小,还得给他们建战俘营。于是,这支英国部队拒绝了意大利士兵的投降。这下惹恼了意大利士兵,第 132师直接进入战斗状态,朝英军发动总攻,在强大的火力面前,英国人很快溃不成军。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英军已经准备投降时,意大利人却派来联络官,要求英军接受第132师的投降,否则还得继续进攻。这下,英国指挥官只能被迫接受意大利士兵的投降。

一出无厘头的闹剧

事实上,二战前夕,虽然意大利实力和英法美德等顶级列强有一定差距,但意大利的实力并不弱。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全世界主要强国还在大萧条的余波中挣扎。罗斯福的新政尚未见成效,希特勒刚刚上台,而墨索里尼这边已经主政8年了。这8年是意大利在20世纪中少有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法西斯党耍的“黑吃黑”手腕,当时的意大利不仅消除了大萧条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甚至连黑手党这个老大难问题都快解决了,很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架势。

1930年,墨索里尼开始思考扩张底盘。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本来有两条路,一则待时而动见缝插针,以日拱一卒的劲头抢地盘,像美国当年干的那样,二是继续积蓄实力,等到胳臂够粗了公开叫板,就跟德国之后干的事情一样。但墨索里尼本着早年混江湖时留下的流氓性格,偏偏为意大利选了条看似聪明实则愚不可及的第三条道路——柿子捡软的捏,先去非洲欺负小国埃塞俄比亚练练手。此举为意大利之后的悲催命运定下了基调。

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在回顾意大利的二战史时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的命运此时已注定,因为这场因虚荣发动、且未经深思熟虑的战争,它过早地消耗了为世界大战积攒的资本。” 的确,在轴心国集团中,意大利其实是一个在没有参战之前就已经战败了的国家。这个国家在二战中的所有表演,不过是墨索里尼这个独裁者绑架他的人民所上演的一出无厘头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