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Gartner:疫情危机下,企业需重视“数据向善”

新冠疫情蔓延下,相关数据分析也悄然得以应用。

“所谓‘数据向善’,是指企业跨越自己的边界,利用数据分析形式影响社会。其表现形式是将软件开源释放出去,让更多的人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分析,”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Gartner研究总监孙鑫表示。

在他看来,“数据向善”(Data-for-good)利用了科技手段、更好的数据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并提高相关的社会责任意识。

数据分析势不可挡

Gartner认为,数据和分析平台是数字化平台的核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数字化平台做决定的能力。在Gartner的调查研究中,38%的CIO都会选择数据分析作为一个变革的基础科技。

事实上,疫情期间数据分析表现斐然。

例如,通过丁香园发布的数据,可以得知疫情的基本情况,一旦出现发烧发热,用户可及时就医。百度地图上线“发热门诊”、“确诊小区”及热力图等,帮助用户了解疫情分布。疫情期间,大量数据产品通过与用户互动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展现出了极大的益处。

值得关注的是,诸如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等偏传统的企业,疫情期间其APP下载量增长了43%,社区电商应用的下载量更加迅猛。这意味着,疫情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程度的数字化,这必将会引起企业更多的重视,从而更多的利用数据分析去帮助企业发展。

“企业应更多利用当前疫情相关数据去进行决策分析,并让员工了解到,哪怕企业本身数字化程度一般,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去进行一些作为。”孙鑫在接受21世纪报道的采访时表示。

不过,另一个客观情况是,面对当前疫情,多数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制定数据相关的短期及长期战略理应提上日程。

短期战略:数据为先

从数据方面来说, Gartner认为,公开的和有意义的数据是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短期来看,疫情作为一个特殊时机,激起了许多企业对数据的热情,同时也使许多企业无从下手。孙鑫认为,企业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去获取公开、开放的数据,从而建立真正的信息源。

这些信息源可以通过国家发布的公共数据获得。同时,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社区会把公开、开放的数据发放出来,企业同样可以直接利用。企业通过平台获得原始的数据,将其与自身状况结合向员工传递正确想要的信息,从而降低他们的焦虑。

然而,并不是所有公开的数据对企业都是有利的。

孙鑫指出,疫情期间许多企业、厂商都在做“不准确的预测”,企业很难通过预测数据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做有意义的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好的分析来自于好的数据和好的员工的数据素养。

“无论是数据质量或者员工教育可能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应该拿已有的开放数据,去做更有意义的疫情的数据分析”,孙鑫表示。

当下,很多企业在数据分析时缺乏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这不仅导致数据分析效率不高,而且极少产生有意义的见解。孙鑫指出,图谱分析是现代化技术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善于利用这种方式,分析厂商在疫情阶段开放了一些数据向善项目,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软件、技术开放出来,帮助企业解决疫情的问题。

长期战略:以人为重

在数据分析中,人是关键因素。许多企业改革面临着员工数据素养不高或数据分析能力不强的困境。那么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员工呢?

一方面,企业在自身培养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员工去参加数据向善项目以提高数据素养。例如阿里巴巴的天池大数据平台,会开放出一些公开的数据源,通过给予一些奖金来激励数据科学家和一些社会上有很深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来参加。

另一方面,“企业要让员工能够获取数据分析,增强分析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增强分析也是Gartner在2019年提出的十大创新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以非常低的数据分析门槛去做更深层次的分析。

最后,Gartner认为,在不违反数据保密要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将内部数据与开放数据结合开放给公众,以此建立自己的公益数据分析项目。“企业可能需要为‘数据向善’项目做出贡献,从而让员工更广范围地使用一些数据分析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特色来操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