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防疫期间再读《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不易。读书、行路总要有一样在路上,防疫抗疫宅在家不能行路,那就读书。再读《活着》,读过以后清楚明白,活着真好!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万众一心全民在防疫,高铁停了、飞机停了、高速封了、城市封了……一夜之间,都停了!史无前例,为什么?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健健康康好好的活着。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意外和苦难,不要埋怨我们被困在家里,被困在家已经很幸运了,而有的人被困在了回家的路上;有的人被困在了医院;有的人被困在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更惨的是有些人被永远地困在了2020年。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文:“我们必须记住,这些是人,不是数字。”

全国疫情不断更新,每天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不是痛苦的呻吟就是垂死的挣扎,更让人害怕的是“死亡人数”的背后,那可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结束;悲痛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越变越大的“治愈人数”唯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数字,这是一次重生,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个不断出现的希望,这个消息是给所有患者活着的希望,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活着,就有希望!

春节,疫情将我们困在家里,那我们就关起门来好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弥补曾经因为忙碌的工作而缺失的陪伴;弥补因为两地分居而产生的情感隔阂;弥补因为不在孩子身边而差下的功课辅导;弥补因为不在父母身边而未尽的孝心……正如《活着》里余华笔下的这句话:“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家人围坐,灯火可亲。

《活着》里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记住:“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疫情没有消除,牢记钟老含泪说过的那句话“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千万别糊涂,疫情还重,病毒很毒,怎么能为了追求一时的自由、为了吃一顿美食、为了参加一次聚会……去冒险呢?现在的不聚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现在的不自由就是为了以后有自由,千万不要大意,不要乱跑,不要去“冲卡”,不要不听劝,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请戴上口罩,保护好自己,千万别糊涂,好好活着!

《活着》里有句话这样说:“你的命是爹娘给的,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问问他们。”非常时期,你想跑出去,你父母同意吗?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是孩子的坚强后盾;都是爱人手心里的宝;都是这世上的独一无二。哪一个人的离开,都会让家人肝肠寸断、痛苦万分。看着“富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活着,每次送走一个亲人,给他留下致命的痛苦,那种痛苦比他自己死了还痛苦。

活着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父母、家人、孩子,为了那些爱你的人,一定好好活着。“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读过《活着》就知道,黄泉路上无老少、无穷富、无贵贱。此次新冠肺炎病毒可是无情无义,防不胜防。每一个人都要小心谨慎,科学防范,万众一心,战胜疫情。

阅读这本小说,虽然看到主人公“富贵”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让人感到情绪低落,但到最后还是为他在历经多次磨难后,却能够好好的活下来而由衷的高兴,晚年的“富贵”只能同一头老牛相依度日,但他对这种艰辛的生活却是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

读过《活着》你会真正的懂得什么是活着,活着,就是一种力量! 你会彻底明白,活着真好!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