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就是决赛!政企“共同体”践行路桥之诺

“这批货将通过玉环大麦屿港和宁波港发往美国、智利和波兰,包括了5个集装箱和一批散货。”2月23日一大早,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内,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波就守在装货现场,随着顺利装车,他一颗悬着的心稍稍安稳了些:“今天就是发货日期,终于在昨天晚上赶出来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9天时间的强攻,完成了原本3天就能完成的工作量。

二楼,该公司总经理朱宣辉看着楼下的装车情况,不时还看几眼“肯得智能制造实时数据管理中心”的显示屏,每20秒数据就会更新一次。“争分夺秒,真正是在和时间赛跑。”朱宣辉说,从2月3日起,他干脆住在企业里,关注疫情、发愁订单、等待复工,“准时发货对我们来说实在太美好了,当前就不谈利润,你得理解我们对客户的那份承诺。”朱宣辉拿出一个让人激动的数字:准时交货率可以做到98%!3月中旬之前,肯得得赶出100多个集装箱的货,出口。

如何兑现承诺?

困难是实实在在的。人员没有到位,下游供应商能否确保及时供货,物流是否畅通,疫情依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这道题考的不只是肯得,还有蓬街镇政府。

复工就是决赛,决赛就意味着必须提前备课。2月7日,路桥区蓬街镇党委书记陈锋带队,来到肯得机电指导防疫工作、了解复工需求。当发现尚有22名四川籍员工未曾离开,经过摸排,21人满足复工要求,其他各项工作全部跟进。复工冲锋号一吹响,当即实现“无缝复工”。

员工远远不够。疫情阻挡了一部分人回来,也阻挡了一部分人出去,蓬街镇逆向考虑,全镇机关干部、村居干部、网格员、各部门联络员、党员村民代表等等,都成为当地企业的招工员,吸引尚未出门的本地居民第一时间进入当地企业复工。据悉仅这一招,就为肯得复工10天新招进50名本地员工,及时为企业流水线注入动力。另外,政府包下的5辆车,为肯得又从安徽、四川等地把老员工拉回来了。“我们不怕,我们的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王波如是说。

以肯得为圆心,蓬街镇还画了一个大圈。要实现全面复工,产业链必须联动起来。单单一个肯得,镇域范围内就有10家配套的中小企业,镇里组织专班对这10家配套企业开展复工指导,2月14日全部同步实现复工。“我们还发现,有一家必不可少的配套企业在温岭大溪镇,我们第一时间和市区部门沟通,通过市级发函的方式,实现了这家企业的开工。”工业副镇长蔡学敏带着一个6大员帮扶专班,驻守肯得,跟踪到底,瞄准每一道“卡口”,通关。

随着复工战线的拉长,消杀品消耗越来越大。当肯得表示在这方面有压力时,镇里第一时间协调采购,送来了3000个口罩、25公斤消毒水原液,连带喷雾洒水壶也送来了。“你们安心完成订单,我们来给你做保障。”在蓬街,政企携手,已经联结成为“共同体”。眼见着到中午了,蓬街镇塘浦村的党员志愿者们,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盒饭,这是村里的家宴中心赶制出来的,专门解决复工企业吃饭难。

“每一笔订单,都在检验着蓬街人、路桥人、甚至中国人对诺言的实践能力。吃苦动脑,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拼。”在蓬街,复工就是决赛。截止2月23日,蓬街镇第一产业复工率达100%,第二产业复工率达86%,

第三产业除负面清单外,复工率达100%。

另外,记者从路桥区商务局了解到,欧路莎、绿田、安露等30余家企业已陆续装车发货。“大货师傅90%以上都是外省的,这是很多企业反馈给我们的一个情况,我们马上对接到几家物流公司,第一时间告知企业,确保他们要发货,师傅就到位。”该局副局长童冬春表示,整体向好,一天比一天明朗。针对疫情导致的路桥区多家外贸企业无法前往境外参展、海外买家取消行程等问题,商务局建议外贸企业把目光转到线上,开展跨境电商,“牢牢锁定客户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