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界面到套件——NAS軟系統對比與選型

群暉/威聯通方案:

群暉/威聯通售價遠比同等PC高,很大原因是其豐富的功能套件加持,省卻了各種安裝、配置的煩惱,且客戶端支持廣泛(WIndows/Mac/iOS/Android),用戶也算是花錢買省心。唯一不足的是想在其上跑虛擬機時效能較低,此點與其硬件配置也有直接關係,順便吐槽下群暉的Virtual Machine Manager,慢成狗。



龐大豐富的套件庫



豐富的app


OS/軟件方案A:Windows Server平臺

為什麼要Server:為了用Windows Admin Center(原Honolulu),是一個功能完備的Web面板。

Windows方案更適合小白用戶,軟件安裝、配置通過遠程桌面操作,其它操作基本Web面板搞定。

遠程控制A (遠程桌面方式):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官方) / Jump Desktop (懶人推薦);遠程控制B (Web面板方式):Windows Admin Center (官方);私有云:Seafile Server;下載方案A:迅雷遠程,通過Web頁面控制管理;下載方案B:Aria2,Web管理面板:Aria-NG,中文教程;下載方案C:Transmission (web面板)、uTorrent (uTorrent Web);虛擬機方案A:VirtualBox (免費);虛擬機方案B:VMware Workstation ;視頻/圖片分享、遠程播放A:Emby Server ;視頻分享、遠程播放B:Plex Media Server ;HTPC播放:KODI。




連註冊表都可以Web面板解決了



文件操作相對簡便



Aira2遠程下載管理Web面板



HTPC用戶們要的播放器KODI,同樣的廣泛客戶端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


OS/軟件方案B:Linux平臺

Linux與Windows相比勝在簡便,缺點為需要花點時間學一下基礎命令,大致如下4個:

ssh:登錄NAS;yum/apt-get/dnf:軟件包安裝/管理(具體命令視你安裝的linux發行版);vim:各種配置文件的編輯(知道-i、:wq即可);git/wget:獲取部分文件的常用命令。

大致思路:

ssh登錄進NAS,yum/apt-get/dnf安裝cockpit/docker,你的NAS基礎系統已構建完畢。Nextcloud、迅雷遠程、Aria2、Plex等等全部用docker搞定,省卻繁複的命令行配置。

為什麼推薦docker:linux各發行版間存在差異,以nextcloud為例,CentOS/ubuntu的基礎服務配置不同,甚至ubuntu17下用的好好的nextcloud在系統升級至18後要重新配置。系統迭代、重新安裝後都需要較繁複的配置工作,這顯然是與本文“簡單易用別折騰”的思路相悖的。即便系統升級換代,用docker重裝nextcloud+mariadb+onlyoffice也僅需30秒。

docker命令較多,但我們有portainer這樣的Web面板:



docker的web面板portainer,簡單方便又直觀

軟件方案:

遠程控制A (遠程桌面方式):Jump Desktop ;遠程控制B (Web面板方式,簡單控制):Cockpit;遠程控制C (Web面板方式,功能全面):Webmin;私有云:Seafile、Nextcloud ;下載方案A:迅雷遠程(docker);下載方案B:Aria2,Web管理面板:Aria-NG,中文教程;下載方案C:uTorrent (Linux版本略老);視頻/圖片分享、遠程播放A:Emby Server ;視頻分享、遠程播放B:Plex Media Server ;虛擬機方案A:VirtualBox ;虛擬機方案B:gnome Boxes ;HTPC播放:KODI 。



甚是方便的遠程web面板:Cockpit



嫌Cockpit選項少?Webmin滿足你



系統配置乃至文件操作都可以Webmin面板搞定



linux自帶的gnome Boxes虛擬機



私有云新秀Nextcloud界面



團隊協作、團隊聊天、還帶了視頻對話功能



廣泛的客戶端支持(Windows/Mac/Linux/Android/iOS)



功能非常豐富的nextcloud插件面板


個人不建議用的方案:

FreeNAS:非家庭用途

ZFS格式的內存吞噬者稱號並非浪得虛名,FreeNAS 8G內存起步(官方建議ECC),在此基礎上每1T磁盤容量再增加1G內存,同時建議採用高主頻的CPU。所以大家應該清楚這貨不是給家庭用戶設計的。



FreeNAS Dashboard

OpenMediaVault:

上古的UI界面,古典的安裝方式,有這個動手能力的不如考慮Linux。



其他方案:ESXi / Proxmox VE

饒了小白們吧,家用NAS是圖方便,不是來遭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