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重症患者命悬一线,中药“三管齐下”为其续命

“感染三病区41床已行气管插管,目前情况十分危急,西医治疗全部已上,中医专家赶快集思广益想办法!”2月18日19点48分,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防治组的副组长、武汉中医名师谢沛霖焦急地把这一信息发在中医工作群里。

群里立刻开始了大讨论:“氧饱和度不够,要补气,人参要加大用量”“要上安宫牛黄丸”“这次解剖粘稠性液体分泌物,我觉得可以用大剂量的细辛”“附子、细辛、葶苈子都要加大量”……

药物很快就到了,中药处方药学部连夜组织急煎。得知有重症患者需要“独参汤”,医院夫妻档针灸科主任周利和药学部林世和主动提出,家里正好有大补元气的高丽参,马上煎好了就送到医院来!23:20,独参汤煎好送至病房。

2月19日早上8点,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防治组的薛莎主任进行了中医查房,41床的情况稍转平稳。“中医治疗方案继续调整,增加了血必净注射液!”薛莎开出中医处方。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急症看西医,慢病看中医’,在目前西药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应该大胆尝试,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1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接受采访时称,医院正在摸索重症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院内的中医师纷纷主动请缨加入一线,开始在全院进行中医查房。并在中医工作群里达成共识:“中医要尽快上一线,早上中医药,截断病情的进展,减少重症。”

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早期的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推广。之前,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药治疗轻中症新冠肺炎的覆盖率达到100%,并且整理出新冠中医经方症候调查表,以便总结改进。

中医专家在查房中发现,经过西医激素和丙球及抗生素的治疗,大部分重症患者发热好转,但是会出现咳嗽、气喘、胸闷、腹泻等不适。他们从解决这个症状入手探索,希望中医药在急重症临床上的运用也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2月14日,医院正式成为重症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并开辟1000张床位。2月16日,医院成立了中医专家工作组,副院长陈国华和张瑶任组长,组织制定并梳理了相关的查房开药流程和中医急煎流程。“医院针对中医治疗提出的要求是:中医药的需求不过夜!”副院长陈国华说,“在这次疫情中,中医人一直在一线。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治愈率高的省市都是重视中医防控的。”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喻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