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疫看中医与西医,吃一堑长一智。

冠状病毒突然来临,

举国上下一级战备。

西医开始也摸不清,使用了抗艾滋病的两种药加上激素。Ico的和ECMO,人不少需要紧急抢救,重症看护。

国家健康委连出了几版通告,怎么对付这次的肺疫?

后来的版本说:

抗艾滋病的两种药以及激素都需要少用,慎用。

总之一场疫病的突然降临,使人防范不及。

想把病毒来源搞清楚,把病毒性质搞清楚,把病毒的基因分析出来,把疫苗产出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

而这次的肺疫,似乎呢又很猛烈,它好像就是很适合人体之间的人传人。

这个自然的病毒或者说它非自然的都先不用去管了,反正它是病毒,先把它解决掉,先战胜它再说。

干了半个多月想起来哦,中国还有伟大的传承——中医啊。

中医是不管细菌还是病毒,反正从古到今多次的去治疗疫病。

那时候的中医先贤们可没有现在的口罩,只是唔个毛巾,更没有N95口罩和防护服了。

他们不怕他传染,他们去诊治病人,他们《四诊合参》,所以他们留下了许多《治疫》的伟大著作。

连海陆空三军的医疗队都动用了,危“疫”之下,中医也去战疫前线啦。

中医嘛,甭管是这次冠状肺炎还是流行性感冒,还是普通的感冒,反正只要能治冠状肺炎的药,一定也能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原来中医的方子可以通治啊,也就是中医传统里所说的“异病同治”。

可是这次主要是冠状肺炎呢,那么中医呢,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同病异治”。

只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一些老中医名家去治疗过一些疫病,或者是上次的萨斯,都有一定的疗效,那么不是学中医的人会质疑,为什么那个老中医治疗几十个病人却出了几十张方子。

这就叫“同病异治”。人嘛,有男女老幼,又有高矮胖瘦。

每一个人即便是感受到同样的病毒感染,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异,所以呢,临床症状反应出来又不会相同,因此呢中医药有一种叫做:

“临症加减”,根据每一个病体的不同,加减一些药物的选用,或者是调整药量,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体质反应。

因此从内行人看来,这种同病异治是合乎治病的原理的。

但是中医学有一个最高的精髓叫做辨证论治。所以中医一定要去临床,一定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当然,现在科学,现在的社会,我们再不会要我们的白衣天使的战士们去毫无装备的去整治病人吧。

当然中国又有中国的国情,现在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说是中医西医结合,但实际上结合不到一起或者结合起来很难。

因此中医呢要利用现代的电脑,利用现代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大量的统计自己单独治疗的治愈率,而不是说参与率。

即便国家的统计是中医参与了87%,即便你参与100%,又怎么说清楚你的治愈率呢?

这个嘛,倒不是为了去中西医之争,关键是中医学要进步,就要使用现代科学的一些手段,比如中医也要有CT,有s光片,甚至有一些理化的实验设备。

即使有的中医说,我这个中医看一眼就行,当然啦,有一些是神吹神吹的那些医生往往都是骗子,别信他们的!

或者说凭我的望闻问切,我不需要西医设备,但毕竟是现代人嘛,都相信现代的科学,数据说话是最清楚的。

拍胸脯的中医能把肺疫治好,但是呢,如果病人是用ct或者是其他化验手段,证明确实是好了,那么病人心里也是放心,更是高兴的,因此也信服中医,更感谢中医。

那么我们先不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高精髓,我们就说中医也有《辨病论治》。

如果西医已经有ct诊断和核酸检验等手段,确诊为这次的冠状肺炎。

中医去把它治好,并且有一定的人群比例,有一定的统计学上的案例整理,那么一定会对中医下次面临“疲”病的时候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辩证论治我们会出了几个方子吧,或者说十几个方子,我们能不能用现代药理研究。去看看筛选出的一些方子,哪几个可能对这次的疫病更有效呢?

病毒看来出现过,N1H1,出现过SARS,出现过埃博拉病毒,这一次又来个冠状病毒,

以后还会来什么病毒吧。

名医见于药效。

中医既有辨证论治,也有辨病论治,既然病已经明确,我们可能有几个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方子就比较管用,它可以作为指导广大中医的一种基础方剂。

当下一次病毒在来临的时候,中医就可能快速的介入。

筛选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方剂一定会起作用,临床的中医可以根据这几个著名的方剂去加减或化裁,去调整药量。

而不要像这次肺疫一样,西医全上阵,中医后介入。

中医的提前介入,会使中度和重度的病人提前得到治疗,也许他在中度或轻度的时候被中药做了对病毒的拦截或者攻击,这样啊,使转为重症的病人大为减少。

而不至于出现封城的现象。

封城代价太大,损失的人才物力太多。

所以国家的防控中心要总结这次的经验,怎么应对,下一次疫情。

怎么使中医快速的尽早的介入。

吃一堑长一智,SARS弄了一次,这次的肺疫又弄了一次,

但愿我的祖国不再看见下一次这么忙乱,这么仓促的应对,导致封城,导致全国一级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