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婚姻的本质,是结为“共同体”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对新人对互相的了解,多是基于旁人评价,而在洞房之前,甚至连对方的容貌都未曾见过。事先没有感情基础,加上礼法顾忌,使得古人很少写自己的正妻,而清代文人沈复是个例外,他将与发妻陈芸的故事编撰成文,写就了《浮生六记》这本书。

沈复与陈芸的婚姻,凡知者都叹其伉俪情深。十三岁时,沈复随母亲回家探亲,见了陈芸所作的诗,一见倾心,便对母亲道:“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姊不取”。这里的淑姊,就是陈芸。要知道,沈复的家庭是衣冠仕臣的体面人家,而陈芸则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门第相差悬殊。好在有父母支持,五年后二人成婚。

两人的婚姻生活,很令人羡慕:沈复爱诗书,陈芸也是写得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才女;沈复爱交友,陈芸会想法打点各种吃食,叫众人尽兴;沈复爱饮酒,陈芸便卖了自己的钗子去买酒;沈复爱出游,陈芸女扮男装,与他共同赏乐... ...

在“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两篇中,我们看到了两人23年的婚姻生活,彼此如神仙眷侣一般,相爱相知,相知相守。


然而,到“坎坷记愁”一篇,却记录了两人的悲凉境遇:先是家庭失和,两人被逐,四处寄居,生活难以为继。后来,陈芸病死他乡,沈复失去爱妻后,又先后惊闻父亲和儿子骤逝,情绪崩溃。

如同奏乐时琴弦忽然断裂,轻快明朗的琴音被尖利刺耳的一声替代,一切都来得太突然;然而,当我们细细再看,却会发现一切又早已埋下伏笔。

沈复:缺少担当的洒脱,是为人不齿的

沈复是很有闲情志趣的人,追求高雅、洒脱的生活。然而,如果只念着“诗与远方”,却不顾着“眼前的苟且”的话,人也终将被苟且打败。

沈复生在衣冠人家,从小有父母疼爱,无忧无虑,不愁吃穿,过着大少爷的生活。可是,沈复成家后,依然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周围人的关爱,既没有做出长子、长兄当有的表率,也没有独立门户、赚钱养家的本事,最终酿成了悲剧。

沈复的父亲误会陈芸,动怒将二人逐出家里,沈复没有替自己妻子据理力争,每次都灰溜溜地收拾东西离家,寄居在朋友家里。由此可见他不善沟通,不懂如何调和家庭矛盾,一次次的妥协退让,使得他在家族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地位越来越低。

然而,就算寄人篱下,他也要“无拘无束,不嫌放纵”。书中写道:“芸负责刺绣,仆妇负责纺绩,仆人负责制成衣服,以供给日常开支。 ”而沈复则卖些书画,“三天的收入,还抵不上一天的开支”。可即便日子过得这样艰难,他也依旧不知省俭:“我素来好客,每次小酌饮酒,一定要行酒令劝饮。”没有买酒的钱了怎么办?便由陈芸卖首饰来买酒。

后来,陈芸生病,家里却没有钱请医问药,愈拖愈重,最终不幸离世。沈复给陈芸殓葬的费用,都是跟朋友借的。

陈芸是个好妻子,可沈复却不是个合格的一家之主。每个人都想过肆意洒脱的生活,可所有轻松的生活,都是因为背后有人在辛苦付出,不计回报。

孩童时期可以事事要别人兜底,可是成年人的生活却需要担当、牺牲、负责任。这些词语听着并不让人愉快,却是好的生活所必须的。

没有人生来就是能面对残酷生活的勇士,可是一经受拷打就躲到别人的身后去,就会越来越懦弱无能,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陈芸:超前的女性意识与封建礼教的矛盾

林语堂说,陈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这并不是过誉。

她勤劳能干,于父亲辞世后一人支撑家庭;她富有才情,喜欢与丈夫射覆、行酒令玩;她孝顺懂事,对公婆百依百顺,尽心尽力。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女性,却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令人惋惜。

这悲剧的源头,或许是因为她内心与外界的巨大矛盾:心灵上,她向往洒脱自由的生活,可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又无时不刻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有一次夫妻俩月下品读诗书,沈复问陈芸,李白与杜甫,卿喜欢师从哪位呢?陈芸道:

“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在与同龄人相处时,陈芸确实如李白洒脱不羁,而面对长辈,她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即便是这样,依旧遭公婆不喜。

先是陈芸受公公之命代写家信,可婆婆又怀疑她叙述不对,招来闲言碎语,不让她代写了。公公以为是陈芸不屑写,动了怒气。陈芸不愿失了婆婆那里的欢心,宁可被公公责备,也不为自己澄清。这里,陈芸是得罪了公公。

后来,陈芸听说公公想找个体己的人做妾,便尽心托人找了一位姑娘。可是,儿媳妇绕过了婆婆,为公公找妾室,这将婆婆置于何地,又成何体统呢?于是,陈芸又得罪了婆婆。

陈芸一个人嫁入沈家,娘家人又先后离世,让她没有了依靠,现在受了公婆冷落,多次被逐出家门,日子该是多么难熬啊!加之本就有病在身,如此忧思过度,便更难好起来了。

陈芸的身上有传统女性的体贴周全,而她的喜爱诗书、追求自由的性情,则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尽管如此,她的人生依旧饱经坎坷,甚至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

如前文所述,陈芸内在超前的女性意识与外在的封建礼教的矛盾,使她不被封建社会接纳。她的命运,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女性内心的真性情,也意识到了抹灭天性的时代之可恨。

婚姻的本质,是结为“共同体”

沈复与陈芸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一段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

爱情诚然可贵,但只有风花雪月的婚姻,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我们在读《浮生六记》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红楼梦》。沈复像贾宝玉,宠命优渥,不喜欢仕途经济,寄情于诗书与心爱的女子;而陈芸是沈复的黛玉,扮演着知己的角色,还颇有才情。可在贾家败落后,我们再细想袭人和宝钗经常劝诫宝玉的,要多读读圣贤之书,在学习上花些工夫,是真的逆耳忠言、良苦用心啊。

于旁人看来,陈芸过于宠着沈复了,而不要求沈复对妻儿负责,最终让这个小家走向衰落。

婚姻的本质,是结为一个“共同体”,荣辱与共,这需要两个人互相关怀、互相鞭策。

一个人在踏入婚姻之前,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从此我不再是孩子了,不能懒惰、放纵、任性了,我需要与ta一起经营好这个家,也许会有累的时候,但这是长久的幸福所必须的。而且,如果ta懒惰、放纵、任性了,我要用适当的语言提醒ta,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健康。

婚姻往往是始于感性,而因理性细水漫流的。两个人相爱、步入婚姻,是最简单的事情了,难的是维系它——既要保证精神上的和睦,又要保证物质上的小康。偶有失控,是正常的,但经过控制,又能走上正轨。

结语

《浮生六记》的“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诗句: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想表达的大概也与李白一样:人的一生就像梦境,欢乐的时光能有多少呢?

可是沈复夫妇的遭遇,也非全为命运作弄,更有自己的因素在其中。

我们看待世间的方式,并不需要那样消极。

有志者事竟成,很多事情,只要有心,就能做好。

用雪莱的诗作结吧:

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麽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