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成就:百年老店!馬自達居然已經100歲了?

小夥伴好久不見呀~

春節假期

各位在家裡宅的怎麼樣呢?


反正90君已經閒到發慌

開啟了作妖模式


和語音助手玩成語接龍?

還玩不過



數瓜子?再做做高考題?

圖樣圖森破


甚至有小夥伴開啟了媽見打模式

在家用麻將搭起了武漢電視塔

來“助力”疫情前線



就在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疫情之際

卻有一支車企在官網為自己

悄悄慶祝了一下生日

而且還是100歲生日



它就是許多小夥伴的情懷品牌

馬自達



時間回到100年前

1920年



松田重次郎正式成立了

東洋軟木工業公司

當時的主要業務

是製造軟木板與軟木塞

Emmm,就是下面這個玩意


造車?不存在的


但一場大火的到來

毀了松田重次郎的一切

卻沒有毀掉他

“一生致力於一項事業”的決心



1927年,重整旗鼓的松田重次郎

將公司更名為東洋工業公司

並於1931年攢出了第一臺!



三蹦子

並取名為Matsuda Go

那時的松田重次郎

並沒有吉利李老闆的魄力

對於優質產品的執念

使其深知四個輪子加倆沙發



壓根造不出什麼好汽車

因此直到1960年

在三蹦子領域站穩腳跟的松田重次郎

這才造出了第一臺汽車



R360 Coupe

這也是轉子發動機之父

山本健一的開山之作



但三蹦子出身的東洋工業

依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本領

在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有政策規定

那些沒有技術或者規模小的工廠

必須要與大企業合併



眼看要“賣身”日產的松田重次郎

把轉子發動機當做了救命稻草

1967年,他找到了NSU公司

斥巨資購買了生產權



當時轉子發動機的確是“黑科技”

但也已是“棄子”

奔馳在研製C111試驗車時

就發現其耐用性差的問題

所以放棄了研發



與其說是一根筋的工匠精神

倒不如說那時的東洋工業

已經沒有退路了

這才有了後來廣為傳頌的

“轉子四十七壯士”的故事


1967年,Cosmo Sport正式發佈

轉子發動機第一次得到量產

穩定性有了很大提升

東洋工業也於1984年正式更名為

MAZDA

這也是松田重次郎姓氏的諧音拼寫


隨後的日子裡

RX-3 Savanna終結了GT-R

在日本GP賽場的50連勝

787B賽車拿下勒芒耐力賽冠軍

RX-7也成為了日系四大跑車



馬自達開始致力於各大賽事

並在其中嶄露頭角

馬自達也逐漸成為了

轉子發動機的代名詞

聽聽這炸裂的轟鳴聲

是不是很完美?



其實,還真不是

耐久性差與油耗高的問題

只是改善而非解決

這讓轉子發動機隨著RX-8的停產

走向了盡頭



不過,馬自達依然堅持著

“一根筋的工匠精神”

選擇逆著小排量渦輪化的大流

堅持著創馳藍天發動機


雖然對於混動等新技術不聞不問

但研發出了火花塞點火控制壓燃點火的

創馳藍天SKYACTIV-X發動機



著名的“人馬一體”理念

甚至不具備S擋與運動模式切換

需要你細細品味

才能理解其真正精髓

但這樣的理念

消費者其實不理解啊



雖身為日本第四大汽車製造商

但馬自達在國內市場的

規模以及銷量都不盡如人意

2019年馬自達國內銷量

僅為23.1萬輛

同比降低13.33%



對於操控性能的偏執

讓加長而來的全新馬自達3昂克賽拉

把增加的空間給了前排

而並非“更重要”的後排



創馳藍天發動機的略顯羸弱動力

也很難滿足普通消費者

對於加速性能運動的理解



特別是馬自達

對於物理按鍵與安全性的“偏執”

其尺寸愈加小巧的中控屏

更是在這個“大屏時代”

顯得格格不入


CX-5的後排USB隱藏在中央扶手中


此前,90君與馬自達日方工程師交流中

曾疑惑為什麼馬自達車型

普遍不配備後排USB充電口

馬自達工程師卻回答

“為什麼不從前排拉一根線到後排呢?”



對於造車理念的專注乃至偏執

造就了馬自達

馬自達6更是不少90後

心中的Dream Car

但也正是這樣的偏執

讓不少人最終無法選擇圓夢



在2020年,馬自達也憋了一波大招

不僅將引入

創馳藍天SKYACTIV-X發動機

並搭載於

年度改款後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

還將引入CX-30車型



此前表示不造電動車的馬自達

甚至決定將與長安汽車合作

推出一款國內特供的純電動車型



但無論如何

90君相信

這支依然堅守著年輕、運動品牌性格的

“小眾化”百年老店

依然能創造出更多驚喜



畢竟別的品牌是為了賺錢而造車

馬自達是為了造車而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