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价格的稳定机制

期权星球专栏 — 选择&未来 —

介绍期权的学术文章和深度研究成果

经典是“选择”,前沿是“未来”


来源:期权星球(ID:vix-777)


先上一张图吧,下面那个图是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300ETF期权2月到期3.9认沽合约当日的分时图,该合约在开盘以0.1499的价格成交,市场认为是因为某个交易员乌龙指导致的。

现在市场都是通过电脑和手机下单交易,交易员因为乌龙指导致下单疏忽,比如错误输入价格或数量时有发生。如果是个人投资者,通常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是大机构出现乌龙指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流动性较低的时候,就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最有名的当然是当年的光大乌龙指事件。

对类似这种盘中瞬间价格异常情况,国际市场上通常是通过建立“动态退单机制”来进行预防的。建立这种机制的原理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成交价格区间,这个价格区间会跟随市场成交价、委托行情以及期权理论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当交易员报价可能成交的价格超过价格区间上限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退单。

另外,对于价格区间的设计对于买入的委托不设下限,对于卖出不设上限。境外很多交易所,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韩国、印度交易所等,这些交易所的期权产品都有设计动态价格有效区间。其中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在2001年就推出了动态价格区间,主要做法是交易时段实时动态计算退出标准,如果限价委托单买(卖)价高(低)与动态价格的上(下)限,那么这个委托单被退出,这个上(下)价格区间根据实时Delta计算加(减)基准价得到的。CME对开盘集合竞价的基准价用前一日结算价,盘中逐笔撮合的基准价为前一笔的成交价,如果没有成交价就用理论价、委托一档买卖价格中间价或前一日结算价的其中一个价格。

欧洲期货交易所对期权动态价格区间设计主要是给交易者发出提醒,如果交易员提交的价格超出价格区间,那么系统会发出警示功能,交易员需要重新确定,系统才接受下单。各交易所采用的价格稳定机制原理大抵相同,但都会根据各自市场进行调整。而且这个功能是否强制执行,也不是统一的。

因此,在设计交易系统的时候,其实可以灵活设置,比如对波动率的设置。如这次疫情事件,周一市场发生大跌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么可以把波动率参数设置得高一些,这样放大价格区间,避免无法成交。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保证安全,同时不能损失效率。从效果来看,价格稳定机制是能够避免因为错误下单导致得瞬间流动性失衡问题,对异常波动产生得价格风险有一定得作用,同时这个功能既可以布置在交易所,各交易系统各自开发时候布置在前端风控上,功能设置为可选,因此对于避免乌龙指,程序发生bug等风险事件具有一定得作用,同时也不会对交易效率产生影响。

另外,说些题外话,从节前得几个交易日到节后得这一周,疫情对市场得影响,衍生品所起的作用真真切切得给我们上了一课。周一期货合约的跌停,期权市场认沽和认购隐含波动率的巨大差别都是可以载入大陆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分析国内波动率现象情绪方面的权重应该加重,这是我们前面有一篇文章提到的,希望大家能重视。无论是学术上的现象分析,还是监管层对于价格稳定机制,或是突然事件是否可能引发的保证金(事后来看,我们的保证金制度设计在这样的历史大跌下也并没发生问题,这不是情景压力测试)问题都值得探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