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怎么办?别担心!城阳区“临时妈妈”已上线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2月7日讯(记者 张雅新)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无数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者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家中的孩子却长时间无人照看。近日,城阳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都行动起来,梳理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居家情况,通过线上家访、空中课堂答疑解惑、居家锻炼指导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就是所有孩子的家长”

大爱无疆,守望相助,疫情来临时,许多老师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临时妈妈”。她们每天都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各种形式,搭建起师生温暖牢固的沟通桥梁,用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身心引导,给学生送去春天般的温暖。

“你要理解妈妈,好好照顾自己。今天吃饭了吗?”

“吃了,是我自己做的呢,还挺好吃的!老师,我自己在家把作业写完了。”

“真棒,作业完成后,可以预习新课,趁着寒假练练字也很好。”

通过这样温馨的视频电话,仲村小学、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将班里孩子的生活起居都关注到位。“父母日夜忙碌不在身边,我多打一个电话,孩子就能减轻一份孤单。”因为老师的体贴和关怀,孩子们每天都充满活力,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在照看自己。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还组件了心理服务小分队,专门开通邮箱给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

上马街道前程幼儿园的孩子们也有做医生、干警的爸爸妈妈,他们在家绘画时,有老师指导握笔姿势、涂色;讲故事时,有老师进行发音咬字方面的讲解。老师告诉宝贝们,要有充分的耐心与信心,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坚持下去,就会变得像防疫一线的爸爸妈妈一样棒。孩子们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中,用自己手里的画笔,勾画出心里的爱和希望,支持爸妈早日战胜病毒,保护大家的健康。

“孩子们的父母为了守护我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孩子就让我们来照顾。”在电脑屏幕前,在连线的这一端,天泰城学校的老师们默默守候,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做孩子们想要分享自己感受时第一个想到的人。“不要出门,在家里你就是个小大人了,要好好带妹妹。”“你妈妈是我们共同的榜样,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照顾好自己。”一条看不见的暖流在师生间流淌,让彼此的心贴得更紧。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城阳区教育系统的老师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白衣天使’和民警们的敬意,助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疫情防控不是一个城、一群人的战役,而是我们所有人的战役,此时此刻,我们守候着共同的孩子,做彼此坚强的后盾。

你所牵挂的那份温馨,交给我们守护

家长和老师相遇,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孩子是父母的牵挂,而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在你忙于抗疫,关注不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之时;在你能力有限,无法给孩子更科学的指导之际,老师们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轻轻对他们说:孩子,遇到困难别自己硬扛,老师永远都是你的依靠。不慌、不怕,我们一起进行家务劳动、体育锻炼、阅读打卡,让自己身体棒棒的,精神足足的;我们一起建群、分组、定计划,每天读书学习、充实身心,做可爱的阳光少年!

国城小学的老师们在家中进行线上集体备课,梳理知识、研制学案、研究习题,引导孩子们制定寒假计划,学烹饪、做运动,在生活中解锁更棒的自己。老师们还通过“口语100”软件,带领孩子们每天在家学英语,进行阅读练习,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宝贝们每天都能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发现更精彩的世界。

实验二中的老师们通过网络批改学生当天发来的家庭作业照片。班主任江新芳老师从初四开始,每天用一下午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学生有问题,不管多晚都一一答复;她还自己录制易错点讲解视频,方便孩子们反复看、学彻底,将师者的本分做到最细。

城阳二中的老师们也在线教学、答疑,通过一次次详细认真的作业指导,给孩子学习注入新的动力,让他们看到,疫情是一场磨砺,也是自己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身教重于言传,懂事的孩子们倍加珍惜并认真利用好学习资料,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踏实进步,体会着成长滋味。

这是一个信息畅通的时代,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本职工作做到最细,做到大家心里。关爱是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支持是一段指导,一种陪伴,你在进步,我在奉献。孩子们,老师会一直陪伴你们,与你们一起等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