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不一定是病,但也能致命

腹泻这件事似乎太常见了,“哎哟,我肚子好痛哦……我要赶快去上厕所,快受不了了!”相信许多人都有这种莫名腹泻的经历。在一阵猛烈的肠绞痛之后,突如其来的便意促使人冲向厕所、坐上马桶,紧接着,水便倾肠而出……而且,有时一天之内这幕情景剧要上演好多次,折腾得人虚弱不堪。

如果偶尔一次腹泻,但很快就好了,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假如长期腹泻不止,估计谁都得虚,肯定得来看医生。这不,前段时间我就接待了一位患者,他就是因为实在受不了自己的慢性腹泻,才无奈地来了医院。小伙子一米七的个子,只有一百斤出头,体型明显偏瘦。听他诉苦,连着好几个月了,只要一喝酒、咖啡就要跑厕所,患上慢性腹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感觉快要好了,但没过多久又复发。最近喝酒多了点,就整天腹泻,整个人特别没精神,这才来了医院。于是,我给他做了各种检查,幸运的是小伙子并没有严重病症,最后诊断为过敏性肠道症候群,我给他开了药,又叮嘱他注意饮食节律,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腹泻的情况明显有改善。

概括地说,腹泻指的是大便稀薄,次数多。从医学上讲,如果一天大便4次以上,每次都很稀薄,总量超过200克的话,就算是腹泻了。如果这种症状持续12周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腹泻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腹泻呢?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9~10升的水分通过十二指肠,其中2升的水是从食物中吸收来的,其余的都是消化器官分泌产生的。大部分水分都是在小肠被吸收的,只有1~2升被送到大肠,这其中,又有90%的水分被吸收,10%的水分被排出体外。这时,如果肠道分泌和吸收出现异常,大便中水分过多,就是腹泻了。

急性腹泻比较常见,而引起急性腹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由暴饮暴食、吃冷食或变质食物导致的,尤其是那些平时身体很健康却突然间腹泻的人,多数都是因为饮食不洁而被细菌或病菌感染。由于感染了外来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而使得毒素抑制肠道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从而导致粪便中水分增加,产生腹泻。所以当我们出外旅游时,很容易因为饮食不干净、舟车劳顿或水土不服,使得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病毒而引起急性腹泻。

此外,造成急性腹泻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因为吃青花鱼、螃蟹、虾等食物引起的腹泻;因为紧张、不安、焦虑、压力等造成神经紊乱,从而引发过敏性肠道症候群造成的腹泻;因为对乳制品的过敏性反应出现的腹泻,也就是乳糖不耐受症腹泻,等等。

正因为这些急性腹泻往往是暂时的,即便我们不管它,过一段时间自己也会痊愈。所以,很多人在肚子咕噜叫,急急忙忙往厕所冲时,顶多只会在心里想:“午餐吃的炸虾太油腻了”“昨晚酒喝多了”,不以为意,而且,此时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吃些止泻药就好了。但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乱吃止泻药,假如碰上细菌感染性腹泻,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痢疾,有可能会随之出现高烧、溶血便、腹疼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腹泻虽然让人不舒服,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腹泻也是人体清理肠道内有害细菌的一种自身保护行为,如果硬性制止,反而会使有害细菌留在肠道内繁殖,引发更多的问题。这种粗暴的止泻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而且,大家知道吗?腹泻也有可能是一些非常严重的疾病的征兆。

比如,斑疹伤寒、溃疡性大肠炎、大肠息肉等器官障碍或特殊疾病会引起腹泻,有时候,除了腹泻,还伴有血便、黏液便、腹痛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都应该立即就医,此外,肝脏病、糖尿病、泌尿疾患等也会引起腹泻腹痛。像这种因为器官异常或特殊疾病引起的腹泻,我们一定要从发病原因着手,寻找正确的诊疗方法。

总之,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是疾病,但是也不可大意,极端情况下也会致命。有的女孩子以为可以借腹泻来减肥,所以出现腹泻也不采取措施,这是错误的,如果腹泻情况有异常,还是应该及时就医,避免真实病因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