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停了,村封了,一大棚“熟透”的草莓该咋办?农民无奈

今天锄禾园小编终于憋不住了,主要原因是家里没有米面了,必须去买点。于是出了村,去了两个超市,终于分别买到了绿豆和大米,还有一袋子面。因为年前的规划是过年要外出走走看看,只是最后一刻决定在家里老实呆着。

在镇上的一个超市里,买东西时候遇到了一个卖草莓的大姐,三言两语之后,没有购买意愿的我,决定还是买一些她的草莓。

这位草莓大姐姓董。每年在寒冷的冬季,她都会在自家的草莓大棚里种上草莓,品种有普通草莓、牛奶草莓和香蕉草莓等,每年到了临近春节,草莓就开始渐渐上市了,每年的草莓都能让她挣不少钱,所以每年的春节都是董大姐最忙的时候,可以说根本不愁卖。偶尔还会有成群结队的城市采摘人来棚里采摘,这也成了他们村乡村旅游的一大项目。

草莓种子在前一年的9月中上旬进行栽植,即可保证在春节前后结果。不过为了让草莓丰产,一般在7月底的时候,就会把草莓的壮苗从母株上分离出来,并选择肥沃一些的土壤进行假植,知道分化出来花序,这时候就能在棚内移植了。在适宜的条件下,每年的11月就迎来了草莓的花期,之后草莓就会渐渐长成上市,这种情况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5月。

往年的草莓,董大姐一般就是一家人每人一桶到三桶,在上下班的道路边或者小区门口守着,每天都能卖光,用她的话说,叫不愁卖。但是今年意想不到的疫情,让董大姐发起愁来。村里封路之后,只剩下了一条路可以进出,还有专人把手,再也不能一群人进进出出了,只能每天出来一个人,试着卖卖。

因为城里也封路,小区进出也严查,道路上人很少,即便有人,也是行色匆匆,基本不说话,无奈的董大姐只能去城里的集贸市场碰碰运气,可电动车走了两家市场之后,发现市场已经临时封闭了,入口处还写着“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禁止活禽宰杀”等。

没办法,董大姐只能寻求镇子周边还营业的超市来帮忙了。因为从来没有和超市打过交道,所以几乎都是用哀求来让超市帮忙卖掉,今天遇到的这些草莓,其实已经不新鲜了,董大姐说话也很实在,这是前天下午摘的,因为卖不动,没人问,所以昨天和今天都没摘。眼看着又有一批草莓越来越成熟,甚至都有点熟透了,董大姐心里对疫情很有情绪,也很有意见。因为它让自己不愁卖的草莓“砸手里”了。

我试着问董大姐为啥不去附近的村里试着卖卖,毕竟都是乡里乡亲,怎么不得帮下忙吗?董大姐说自己曾经想过这事,也试过,但是一到别的村子村口就被值班的栏下了,理由是情况特殊,村子封闭,应急出入口只允许本村村民进入,“非本村人员,不让入内”。董大姐好话说了一大堆,也没办法,只能回到家里。

其实拦着董大姐的人,董大姐也是认识的,他也很无奈,说“这种情况下,大家相互理解下”。

如今,董大姐只能在小超市里面呆着,卖一点是一点了,但是超市来的人虽然不多,可也不算少。人们却都是奔着米面油盐来的,很少会再去关注水果类的东西,董大姐对每一个进入小超市的人都报以期望的眼神,而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以前抢手的草莓今年咋就没人要了呢?”董大姐一直叹气重复着这句话。

集市停了,村封了,一大棚“熟透”的草莓该咋办?果农无奈,能咋办呢?您对此又怎么看呢?您村的情况是啥样呢?欢迎文末留言,一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