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支招寧波“十四五”規劃

記者 易 鶴

站上新的歷史方位後,寧波如何在提升城市能級、擴大開放、轉換髮展動能上取得新突破?

近日,市諮詢委和上海辦聯合邀請上海“十四五”規劃決策諮詢專家,為寧波把脈開方,展開了一場高能級的“頭腦風暴”,給寧波“十四五”規劃帶來深刻啟示,為更好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全力搶抓未來產業

“寧波經濟總量已經突破一萬億元,正在邁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的階段,產業基礎紮實,但城市的綜合地位還需要提升,動能轉換還需要加快,產業機構還需要優化。”市發改委副主任劉興景一開場就道出了寧波“十四五”需要著力突破的“關口”。

明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謀劃之年。寧波如何發揮優勢,補齊短板,佈局未來產業?

上海市發改委原副主任、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王思政結合上海“十四五”規劃,重點就未來的發展和產業發展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決定未來發展空間的是產業鏈,也就是產業生態。“先進製造業如大飛機制造是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的市場,它的產業鏈在長三角的配套最完備,發展空間很大”。此外,芯片等國家級的大項目也在上海重點佈局,目標是為了解決“卡脖子”難題;生物製藥方面,上海生產成本偏高,與周邊城市合作空間很大。寧波製造業底子厚,實力強,應鞏固優勢,積極尋找新增長極。

王思政說,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很大,特別是文化、教育、醫療等產業。“龍頭強企帶動服務業的發展,這是上海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今天上海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會展之都,得益於把德國的漢諾威會展公司引進來,成功後再逐步引進國外的會展業。”王思政說,在上海,這樣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也值得寧波借鑑。

對於融合發展,王思政認為要靠大項目帶動。比如奧運會,如果能放在長三角,幾個城市一起來承辦,將是帶動一體化最好的“助推器”。他還有個設想,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未來隨著沿海大通道的打通,延伸為沿海示範區,上海、寧波、舟山等在更大範圍上聯動。在文化方面,他認為還有很大的空間,未來要從資本走出去變成文化走出去。

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些

上海市委原秘書長、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廣生說,“十四五”規劃中要處理好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的關係。“‘十四五’規劃是一個階段性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必須要立足於今後二三十年時間的發展,比如上海,實際在制定‘九五’規劃的時候,前期就做了一個面向21世紀的戰略研究。階段性的五年規劃,著眼於今後面向二三十年的長遠規劃。根據我的工作體會,必須立足於長遠發展規劃,解決五年規劃當中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儘可能避免和防範階段性的措施辦法成為長遠發展目標的隱患和障礙。”他說。

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石良平建議,要在三個大趨勢中考慮寧波的“十四五”規劃。一是第四次全球化浪潮,二是科創的核心力量在向大城市集聚,三是區域協同性不斷增強。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原院長陸國樑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他認為,寧波在規劃“十四五”目標時眼光要更長遠一些。“從寧波來看,重中之重是要補交通短板,如加快推進滬甬通道等。”在他看來,寧波中心城區的集聚力,跟其他城市相比還有待提升。發揮中心城區功能的關鍵是要解決城市內部的交通問題,不僅要把寧波的市、縣連接起來,還要解決平臺間的交通問題。

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國家發改委“十四五”規劃專家組成員王戰從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角度分析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港該怎麼進一步合作。“上海建設新片區時,會考慮從小洋山、大洋山跨到舟山,舟山跟寧波能夠連起來,形成一個海上通道,這樣新片區和寧波在交通上的通達性就高了。此外,要做好江海聯運工作,建立以水運為基礎多式聯運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體系,把運輸成本、物流成本降下來,這樣會大大提升長三角的產業競爭力,上海、寧波將特別受益。”

在場的市領導認為,上海專家的意見建議很有針對性,無論是方法論,還是戰術,無論分析寧波的優勢,還是指出寧波的短板都非常到位,“我們將充分吸收消化,努力把‘十四五’的規劃做好,更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