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二师兄”降价啦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已经连续八次出现下降,从8日的51.18元降至20日的44.14元,降幅近14%。

猪肉价格八连降

截至11月20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4.14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3%。

这是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连续八次下降,从8日的51.18元降至20日的44.14元,降幅近14%。

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1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止涨回落,已经连续三周环比下跌。

与此同时,生猪价格也连续两周环比下降:根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11月第1周(采集日为11月6日),全国生猪均价为38.18元/公斤,环比小幅下跌1.4%;第2周(采集日为11月13日),全国生猪均价为36.04元/公斤,环比下降5.6%。

从不同省份来看,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四川和重庆等地猪肉价格两周回落超5%;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生猪价格降幅明显,两周降幅均超10%。

此外,农业农村部19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已经连续三周环比下跌,11月之后跌幅明显扩大。

2019年第46周(11月11日-15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46.11元,环比跌9.6%。

此前第45周(11月4日-8日),该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51.01元,环比跌3.6%;第44周(10月28日-11月1日),该值为每公斤52.93元,环比微跌0.9%。

国内外供给增加是降价主因

根据分析,猪肉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近期供给量增多,包括国内供给和国外进口。

国内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10月底,前期压栏大猪陆续出栏,同时冻猪肉商品库存出库。双管齐下,有效缓解了前期猪肉供需偏紧的局面,猪价开始回落。”

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介绍,由于压栏时间比较长,又进行了二次育肥,不少毛猪单重已经超过150公斤,甚至达到200公斤。这些毛猪如果继续压栏,将进一步增肥,肥肉过多,城市消费者不接受。这些已经推迟了一两个月出栏的毛猪,到了不卖不行的时候。

由于压栏毛猪存量较大,再加上有些毛猪是预留到春节前出栏的,刘通预计大体型的毛猪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到春节前后。另一方面,冷冻肉投放量的增加,也缓解了猪肉国内供应的紧张局面。

国外方面,猪肉进口量近期显著增加。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猪肉累计进口132.57万吨,同比增长43.6%。

其中,从西班牙、德国、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的进口量分别为24.71万吨、22.16万吨、17.15万吨、14.40万吨和13.94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0%,同比分别大幅增长42.5%、27.6%、38.2%、32.8%和73.3%。

今年以来,我国猪肉市场的准许进口国名单持续增加。就在11月19日,首批意大利输华冷冻猪肉已顺利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允许对华出口猪肉的国家和地区共18个,包括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法国、爱尔兰、意大利、丹麦、德国、芬兰、荷兰、西班牙、英国、奥地利、葡萄牙、瑞士。

除了猪肉市场供应增加,从10月份开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已经止跌回升,生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为9.1%,9月降幅收窄至2.8%,10月则环比增长0.6%。

小编一直期待着,离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