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的格力多元化之路,下一步是5G?

今年的格力有点热闹,先是举报奥克斯不达标,引发一场舆论"口水战",又突然宣布启动格力电器混改,出让15%的股权。再是双十一让利30亿,引发了空调价格大战,后又拟以自有资金20亿元入股国内LED芯片龙头企业三安光电。

11月18日,格力电器举办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期间,格力电器就双十一30亿补贴、智能手机、芯片等业务进行了相关回应。

行业整体不佳 格力面临变局

显然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背后,格力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局。

从整个空调行业来看,这个行业已经充分市场化竞争了二十多年,如今受内外市场影响,经历了前三年高增长的空调行业,在2019年迎来增长乏力期。有机构统计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家用空调的库存量高达4862万套。

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格力第三季度营收为577.42亿元,同比微增0.03%;净利润83.67亿元,同比增长0.66%,几乎没有增长。尽管在溢价能力和线下渠道上,格力电器的地位不可动摇,但业绩增长乏力已经显现。

不仅业绩压力大,格力库存压力也比较大。国盛证券的研究指出,格力电器2018年实现高速增长,导致渠道中库存水平相比行业中其他公司处于较高的水平。

空调市场整体不佳、行业存库高企,让格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所奉行的高定价模式,并加速线上渠道的扩张。今年双十一前夕,格力博发布《关于"11.11"让利30亿元打击低质伪劣产品的公告》,降价幅度前所未有。格力促销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美的、海尔、海信、奥克斯、国美等多家竞争者的价格"激战"。

对于双十一大幅降价促销问题,格力在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示,促销的成本都是公司出的,而不是由经销商承担。本次促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效果比较好。对于利润和毛利率,不能说没有影响,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热衷品牌跨界 却屡次受挫

同时,近几年格力还"热衷"于多元化发展。除了冰箱、洗衣机、小家电方面的多元发展,格力也积极进入智能手机、智能装备、芯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但显然,格力的多元化尝试并不理想。

多元化道路虽好,但并不好走。2015年格力进入智能手机领域,2016年,格力意图收购新能源企业,并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结果都是一地鸡毛,新能源汽车产业因银隆汽车衰落而落幕,手机业务也是收效甚微。

多元化之心"不死",之后格力开始"造芯",先是去年8月还以10亿注册资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同年12月宣布投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项目。近日格力又宣布投资20亿元参投三安光电的LED半导体项目。

此外,格力智能手机之心也仍然"不死"。此前,格力曾在拟修订的公司章程对公司的经营范围做出了调整,新增了"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发电产品、储能系统及充电桩"的内容,同时删除了"经营电信业务及增值电信业务"。

在外界纷纷猜测格力是否即将放弃手机业务的同时,网上披露出10月29日,格力新增折叠屏手机外观专利,显然对5G手机仍有布局。在这次股东大会上,格力表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未来格力手机业务将不会放在母公司,相关申请主体会在放在子公司,由子公司经营。

可见,格力不仅没有放弃手机业务,反而在5G商用的背景下野心不减,战略性布局5G产业链。这一次格力的多元化之路能否圆满,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