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天园阁,怎么才能不被178万元噎死

小时新闻·钱江晚报评论员 魏英杰

杭州市中心有个叫天园阁的老小区,说起来大家都不信,经常停水断电,居民苦不堪言。二手房中介有个顺口溜:“要买天园阁,先买发电机。电筒蜡烛要常备,冰箱最好空荡荡。”由此可见这个小区物业是多么“糟糕”。

而最近,这个小区居民又要面临一个大问题:在今年6月原物业撤走后,年底暂管物业也将撤离,留下一个烂摊子,到时候怎么办?

这一切要回溯到20年前。天园阁是1999年交付的,因为迟交付了一年,开发商当时口头承诺给回迁户补贴,但迟迟没有兑现。于是这里的业主陆陆续续拒缴物业费、水电费,久而久之,历史积欠多达178万元。

物业费不交,物业转不起来,水电费不交,停水停电也属无奈。原来只是一个小窟窿,到现在变成了大窟窿,就更难填补了。这是天园阁小区濒临停摆的大致来龙去脉。

从道理来讲,业主与开发商的纠纷是一码事,水电费、物业费又是另一码事,二者不能混淆。开发商不兑现承诺,并不是不交水电费的理由。如果业主认为开发商违约,应当走法律途径维权。而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也是可以通过打官司来追讨的,包括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对长期不缴费的用户进行断水、断电,也有其理由。

只不过,这些道理和理由,放到现实层面却不一定走得通。例如,针对回迁户与开发商的纠纷,由于开发商只是口头承诺,无凭无据,真的要打官司,回迁户是没有什么胜算的。这样官司也就打不起来了。

而物业官司确实可以打官司追讨物业费,但现实是,天园阁的住户大多数是老人,你让物业去跟这些老人打官司,哪怕法理上完全没问题,情理上却也说不过去。包括水、电公司,你给这些老住户断水、断电,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这是要遭人骂的。天园阁的诸多矛盾纠纷延续20年,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恐怕也就在于此。

但是,天园阁的问题真的就无解了吗?当然不是,而且也不能任由事情这么拖下去。那么,天园阁怎么才能不被这178万元“噎死”?

事实上,天园阁小区碰到的难题,也是许多小区多少会碰到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样。说到底,就是开发商和回迁户的矛盾,业主与物业的纠葛,业主与水电公司的纠纷,这些问题如果能够逐一厘清,一一化解,应该是能够避免最坏结局的出现。而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牵头人”,采取更灵活变通的纠纷解决方案。

在以往,业委会可以充当这个“牵头人”角色,而在业委会缺位情况下,居委会、街道有责任介入,参与纠纷调解。在这问题上,或可借鉴浙江湖州织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引入各方力量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多层次调解组织网络。

具体来讲,一是社区、街道要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委会,让小区诉求有统一表达渠道;二是,司法机关上门服务,进行普法宣传和纠纷协调;三是,引进社会公益组织,为小区业主做好公共服务,解决其日常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让居民恢复信心,有安全感。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不缺位的情况下,展开多方参与的事务协商和纠纷协调,拿出合法合理合情的解决办法。

千万别以为天园阁遭遇的问题是个特例。天园阁交付至今不过20年,物业和公共服务已经“衰败”至此,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原先的新小区也陆续会步入中老年阶段,届时也会碰到物业维修、管道老化、公共区域破败等难题。天园阁的问题能不能妥善解决,也是为国内小区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一个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