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神化区块链容易形成误区

自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区块链在风口上也“吹”了大半个月。IT桔子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国内已有6家与区块链相关的企业获得融资,其中有3家获得战略投资。

不过,有业内人士坦言,很多大企业其实没想好要把区块链技术用来做什么,也不知道跟自身业务结合之后能产生什么价值,所以都是尝试性投入。

“炒概念容易、应用落地难”已经成为区块链不可逃避的问题。“很多区块链业务最终不能很好落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用错了方向,它不是按照金融本身的规律来应用这项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在2019第六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他指出,许多专家在宣传区块链的时候,把一些功能都神化了,甚至于解释错误。比如区块链存储数据的可追溯、不可篡改性,这并不能保证每笔业务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更不能由此产生信用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发。

刘晓春认为,运用技术,人们要先充分认识到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适用性。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底层技术。但目前为止,还有若干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效率问题;二是需要有其他技术相配套;三是区块链技术需要许多相关方一起上链,比如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等方面,才能共同解决问题。

(以下为刘晓春发言实录,源自“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公众号,文中小标题为编者自拟)

我主要从金融科技角度分享一些认识。

把风控完全托付给科技,这是最大的风险


首先,我觉得如果要用好金融科技,首先要深入地理解金融业务,然后才能够更好地、更充分地运用好金融科技。租赁业实际上和其他业务是一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科技,科技的背后是人,人发明了科技,人来应用科技,科技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人所不太能够做到的事情。

但是反过来,当我们运用科技后,还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再去发明更多的科技来解决运用科技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循环,在这当中,人是最重要的。任何科技发明的时候,在科技领域它是最重要的,对科技工作人员来讲,科技也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于运用科技的部门、领域来讲,科技只是我们的工具,它不可能主导我们的业务,也不可能主导人的行为,应该是人、业务来指导科技的运用。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科技本身是中性的。科技不带有道德的禀赋,不具有改善人类道德的能力,也没有这个责任,所以不要指望科技来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甚至人类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这是科技解决不了的。

正因为如此,科技不仅解决不了道德水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人类本身的信用水平。包括从金融角度来讲,人的还款能力等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科技、云计算、大数据、AI画像,似乎解决了所谓的信用问题。但是做租赁的和搞银行的一样,当我们去考察一个客户的信用问题时,不仅仅是考察从道德层面讲的还款意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款能力的问题,而还款能力里面更多的是经营能力的问题,这些不是说用金融科技就能够把客户这方面的能力提高的。

所以金融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但并不能解决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问题。对科技的理解还是要回归到业务本身的逻辑。现在有很多宣传金融科技的,往往认为它可以把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只要放贷款就可以了。我想在租赁领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完全寄托在科技的身上,这就会是最大的风险。

最近我经常和许多搞金融科技的年轻人交流。特别是这段时间,很多年轻人跟我讲:刘行长,原来我以为用科技、大数据技术能够控制好这些风险,但两年下来最后发现根本控制不住。为什么?因为人的道德底线有时候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浮动的,也会随着自身能力的变化而浮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好多小贷公司在给一些农村地区、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放贷款去买车子。后来他们总结道,给这些群体放贷款,一般绝对不能超过五万人民币,贷款额在三万左右。我说为什么?他说放贷款超过五万人民币甚至是十万的话,借款人就会消失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收入层次的年轻人,超过五万的贷款就超过了他的道德底线。

如果我们给这样的企业太多的贷款,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太多的资金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冲毁了他们谨慎经营的底线,甚至道德底线,直至资金链断裂。所以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不可能解决人真正的能力和道德问题。

我刚才讲的就是要充分理解我们的业务。许多的业务逻辑,比如说制度、流程,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还有不可篡改的问题。比如说办业务要复核,复核的作用:一是为了准确性,二是相互制约,保证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同时也是防篡改。办完业务要盖章,也是为了防篡改、可追溯。

人类几千年来是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并不是说现在某一项新的技术,新创造了这样的能力,而是说可能更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原来在制度、流程中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认识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比如说,支票、汇票,不仅要专门印刷,来保证支票的真实性,同时支票开出去后要编号、盖章,在流转过程中要背书。为什么要背书?因为支票、汇票之类只是钱的代表,并不是钱本身,在流转的过程中,既要防伪,也要保证这个钱最终能够收回来,如果收不回来,可以一路追溯过去。所以需要背书。

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实际上只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如果从这样一个业务逻辑来考虑应用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就可以应用到正确的方向。如果神化这个技术,有可能开发的方向就是错误的。这也是很多区块链业务最终不能很好地落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用错了方向,它不是按照金融本身的规律来应用这项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

融资难和贵,不在科技的能力范畴


有两个年轻人跟我讲,看到新闻,中央很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想通过技术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认为,融资难、融资贵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融资贵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的问题,二是借款人本身的风险问题,即所谓的专业讲到的风险溢价的问题,租赁也会碰到这个问题。信贷中当然有很多管理的成本,但这个成本在信贷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所以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是无法降低资金成本,也无法降低客户的风险水平,所以我说技术没有办法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关于融资难的问题,我刚才讲了,因为技术不可能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不可能提高借款人的经营水平。技术应该帮助解决的是更好地识别不能贷款的人,让不能贷款的人更加难贷到款,贷不到款,这才是对的。

如果不理解业务本身,单纯地说科技可以解决问题,这样是用不好科技的。此外,对于科技本身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任何科技都有它的特点、特长,但是任何科技一定也有其局限性或者说适用的范围,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神化区块链容易形成的误区


说一下最近最热的区块链的问题,毫无疑问区块链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基础设施类的技术,但现在来说应该还只是初期发展阶段。讲到区块链技术的时候,往往我们都是像背口诀似的讲一些问题,比如分布式账户的问题,点对点的问题,不可篡改、可追溯还有智能合约的问题,但是许多专家在宣传区块链的时候,把这些功能都神化了,甚至于解释错误。

首先谈一下分布式账户的问题。它的名称叫做分布式账户,这个账户和银行、租赁的账户是不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不是的。分布式账户实际上是指信息的储存方式。也就是说,按原来的信息储存方式,一个账本就是一个账本,后来有了IT、科技,账本都放到IT系统,为了安全搞了两地三中心,还有备份,但始终是在一个地方、两个地方或者三个地方储存。

从区块链的角度说,比如,我现在讲的内容,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或者所有的人都可以把它录下来,同一个信息在所有的节点上同时进行储存,这就是所谓分布式账户的概念。我们所讲的账户其实是指一整套的会计制度、会计规则、会计核算流程。我看到有一个经济学教授(不止一个),到处在讲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户可以颠覆复式记账法,我觉得这不应该是经济学教授,他连复式记账法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都没搞清楚。

不管信息储存方式怎么样,每一笔业务还是按借贷记账法进行记录和核算,每一笔支出、每一笔收入的性质是什么必须明确,这才是我们所讲的复式记账法的概念,这和怎么放账本是两个概念。这个问题是在区块链的宣传中非常错误的一个概念,各个地方记信息不等于账户的记账方式有区别,核算还是要按照一套规则来。如果这个搞错了,开发方向一定是错误的,结果也不会成功。

再讲到不可篡改、可追溯的问题,我刚才说了这个技术并不是唯一的,但是不是和传统的盖章相比一定是更有效率、更好,也要看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使用。

区块链技术在宣传中还有一个错误,包括讲到的大数据、云计算、画像也是一样的。区块链上,当一笔账记进去以后,一般的情况下改动不了了,后面一系列的交易、运作都是可追溯的,也改不了了。但这是否代表这个信息或者这笔业务就是真实的?也不能这样说。就像仓库的记账,还是要讲账实相符,实在外面。有的说区块链是可追溯的,比如,我们在饭店里用餐,饭店会说菜是区块链的,可以追溯菜的种植过程和使用的肥料是不是有机的。区块链本身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其他更多的技术相配套,才有可能。

反过来看,现在有些人因为觉得区块链上是真实的,所以可信,可信就变成了有信用,有信用就可以放贷款了,这个逻辑线本身就是错误的。当上区块链以后这些数据不能改,和这些数据本身的真实性是另外一个概念。

再讲智能合约技术。比如考核办法,员工跟总经理签订了绩效考核办法,放到区块链上就改不了了,那是不是一定就会兑现?不是的,可能开个董事会就不兑现了,因为一年经营下来有些情况发生变化了。所以,区块链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总的说来,我们对科技、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适用性,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使用,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用得好技术。不可否认,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底层技术。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效率问题,二是需要有其他的技术,包括人工流程来与其相配套。三是区块链技术还有一个特点,需要许多相关方一起上链,怎么样来协调相关方一起上链?比如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大家上链,银行的问题解决了,但对相关方有什么好处?

运用科技,要了解它的局限性

最近被炒得很热的libra,其中一个计划是要解决跨境结算的问题。如果想要合法合规地解决跨境结算的问题,Libra解决不了。如果真想解决的话,只能是非法不合规地解决,而非法不合规地解决是不是一定要通过libra,是不是它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很难说。就像如果有人转移钱出去,找地下钱庄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金融科技,一个电话就可以做到,几乎是实时的。

如果要合法合规地进行跨境结算,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规则、制度问题,涉及各个国家的贸易管理和外汇管理的问题。所以这不是简单地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支付问题。所以每项技术都有其局限性。

再者说,运用金融科技以后支付可以更快。那是不是所有的支付都需要更快?就像租赁一样,东西租过去了,按月、按季、按年付租费,不存在要快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支付要求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更好地获客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但是我理解的,大多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一般的工商企业的产品、服务是不一样的,不同在哪里?一般的工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之间是买卖的关系,卖出去、收回钱,这笔业务就结束了。但是金融业务,可以说大多数的金融业务基本上是一个过程。比如客户经理拉存款,拉进存款是不是表示这笔业务结束了?并没有,一直要等到这个账户销掉为止,才能说这笔业务结束了。

租赁、贷款不是说审查得越快,放得越快就可以,因为贷款放出去,最后是要收回来的。为什么现金贷、P2P会出这么多问题,因为它背离了这个规律,以为只要把客户获取进来,贷款放出去就成功了,这当然是要出问题的。所以金融产品及服务不能简单地套用所谓的长尾理论。比如拼多多就可以不断地降维,不断地把产品价格压下去,产品质量降下去,让低收入的人群来买产品。但租赁、银行不可能把贷款风险标准降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

要用好科技,一方面必须对于业务本身要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科技的局限性也要有深刻的了解,这是两方面的问题。

金融科技时代,传统租赁业有哪些创新空间?

因为我一直是做银行的,对于租赁是外行,但是不懂无知者无畏,说两句脑洞大开的话,不一定对。

在金融科技的条件下,特别是5G、区块链、万物互联的条件下,租赁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创新,标的物的范围是不是可以更扩大。租赁以前更多的是设备、厂房,今后,更具有科技性的东西可不可以也进行租赁?因为我知道现在许多中小企业在升级改造、智能改造的过程中,不仅有机器人本身物的需求,也有物的运作的程序或者智力的需求,这些东西一次性投放的话,资金不够,那能否引入租赁,将标的物的范围扩大到这些东西?

许多中小银行在科技投入上,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有投入,但是另一方面,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为了客户信息、账户的安全,不愿意把这些核心外包给相关的科技公司,所以集中投入也很难。那么租赁在这方面能否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标的物范围的问题。

第二,租赁方式的问题,目前租赁一般情况下是一笔对一笔,比如一架飞机,一艘船,一台机器。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一个群、一个产业链的租赁,不论群、块或者链也好,租赁方式可否有所创新?在这个创新过程中,可能不仅是单个公司做,比如说在产业链上,利用区块链或者其他技术,可以由许多租赁公司一起为一个产业链、产业群分工协作地进行租赁。利用区块链的技术,这种租赁方式也是可以考虑的。

另一个是收费方式的问题,目前基本上是和折旧差不多的线性收费,那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按照业务量来收租赁费?因为其运作方式不同了,也可以从企业的经济核算的角度来讲,把原来的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这样是不是可以?这可能需要与其他的租赁公司和银行一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技术,更好地来保证在企业资金回流的时候,直接通过智能合约在银行贷款、利息、租赁费用之间按比例自动回收。所以我想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来创新租赁包括内部管理?

时间有限,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