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真正銘日本和牛 試駕豐田JZA80 Supra

外觀介紹 “Supra”對於國內車迷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名稱,在JDM車迷的心中,它代表了不僅僅只是豐田的一款車型,而是一種精神指標,證明豐田並不只能生產一些善男信女家用車而已。不管是發動機蓋下的2JZ-GTE發動機,還是TOP SECRET永田和彥的那輛金色Supra,都是日系性能車迷津津樂道的故事,縱使現在全新的Supra已經誕生,但代號JZA80的Supra還是在車迷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Supra”一名有點像日本人發音不標準的產物,但實際上這個車名是一個拉丁語單詞,有“優秀”、“超越”之意。Supra的身世背景,可能沒有NSX、RX-7、Fairlady Z甚至是GT-R那麼具有故事性,畢竟在豐田的企業文化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產物,或許有點無趣,但保證能賣錢,但是在改裝界中,Supra曾經創下許多傳說,此外,藉由電影“速度與激情”和漫畫“頭文字D”、“灣岸Midnight”的催化,包含Supra在內的經典日系跑車的二手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挑戰極速的領域中,曾經出現了一輛以時速400km/h為目標的Supra,那就是Top Secret推出的TS8012V,雖然最後它並沒有達到預先設定的極速400km/h,但是358.22km/h的極速和世界發動機蓋下的V12發動機,也足夠讓它在改裝界中留名了。

  在那時候的日系頂級性能車中,各個車廠都使用了一些先進技術來展現自己的實力,例如NSX有全鋁合金車體和中置V6發動機,GTO和GT-R有強大的四輪驅動系統,RX-7有特殊的轉子發動機。只有Fairlady Z和Supra為傳統的FR佈局,不過它的直六發動機比Fairlady Z的V6發動機更具改裝潛力,所以你能看到更多玩家投向Supra的懷抱中。

  這次我們不打算說太多歷史情懷的東西,反正你只要知道原本Supra車型是Celica車系延伸出來的,原本叫做Celica XX(或是Celica Supra),一直到第三代車型才正式獨立出來。我們這次試駕的車型為第四代產品,代號JZA80,是當年豐田“THE SPORTS OF TOYOTA”口號下的產物。不過,這款車是搭載2JZ-GE的自然吸氣的後期型車款,正式的名稱叫做Supra SZ。

  如果不真正在路上和它一較高下的話,這輛Supra SZ能唬住不少人,因為它的外觀和渦輪車型相比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低趴的車高、修長的車身線條,還有FR跑車最經典的長車頭設計,讓它看起來很流暢,除了車尾的超大尾翼有些性能風格,從車頭看過去反而多了幾分優雅。

  在日系五朵金花裡面,Supra和RX-7用的是圓潤的車體設計風格,而NSX、GTO(3000GT)和Fairlady Z則是較為剛硬的風格。就一輛跑車來說,Supra的前臉造型其實並不會讓人覺得兇狠,還是得通過後天改裝、加個包圍才能夠彰顯它的威嚴。

  車側的大溜背線條則是那個年代日本跑車慣用的設計,你能在RX-7、GTO(3000GT)、Fairlady Z等等車型上看到這種造型。4520mm的車長和2550mm的軸距,在各個廠家中的運動型車款中是偏長的數據。加上柔和流暢的線條,它看起來反而有些GT風格(事實上它的確被分類在GT跑車之中)。它的車寬超過1.7m,所以是三號車牌(三號車牌:地名後的三碼數字開頭為3)。

  新Supra非常注重車體線條的立體感,而老款Supra則是給人一種很飽滿流線的感覺,特別是尾燈的設計,而且老款Supra更加“上相”。其實我一直覺得這些上個世紀1990年代出產的日本跑車,其外形設計非常經典,就算是將近30年後的今天來看,都不會顯得落伍。

  因為是二十多年前的車款,所以LED照明科技,還有那些亂七八糟會發亮的東西跟這輛車一概無緣。在晚上的箱根山路中,發黃的鹵素照明讓我想起我的手動思域。不過,示寬燈和近光燈使用了透鏡設計,在當時已經算是不錯的配置。

  輪圈尺寸只有16英寸,而且不管是自吸還是渦輪進氣車型,輪圈尺寸都是前16×8J、後16×9.5J,輪圈尺寸都是前225/50 ZR16、後245/50 ZR16,一直到1994年中期改款之後,才有17英寸輪圈加入。

  我認為如果現在舉辦一場“歷史上前十名最美的日本車”,我想Supra一定會上榜。

2內飾介紹

  一進到車內,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輛車經歷過的歲月痕跡,雖然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有車況比它更好的Supra,但是以一輛車齡二十年,沒有特別用心維護的車來說,除了車內皮質有些龜裂,大部分的塑料件狀況還是可以的。

  坐進車裡的第一印象,就是所有按鍵、出風口,儀表都面向自己,感覺就像是“這是一輛專屬於你的車”,給人的視覺包裹感還是很強的。此外,對於駕駛者來說,車上大多數按鍵都是伸手可及。開關沒有鬆散感,空調出風口葉片也沒有斷裂的情況發生。唯獨原本的音響主機被換成比較現代的樣式,讓整體性下降不少。

  這輛車的坐姿雖然很低,但是視野比想象中的好很多,也不會讓你感覺自己像坐在地上開車,你能很清楚自己的車頭在哪裡,沒有印象中跑車應有的幽閉感。車尾的大尾翼不會對後方視野產生太多的干擾,不過後風擋的面積本來就比較小,所以視野表現很一般(許多日本人會直接打開車門確認後方狀況)。綜上所述,這款車的駕駛界面對於駕駛者算是非常友善。

  當然了,如果你希望看到液晶屏、液晶儀表這種東西,是不可能的事情,它也沒有碳纖維飾板、金屬飾板妝點車內空間,全是大片的塑料板和仿皮材質。就功能上來說,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所以你馬上就能搞懂這輛車的功能。雖然空調面板上有設定溫度的旋鈕和AUTO按鍵,但實際上它搭載的只是半自動空調。

  無窗框設計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但是在上個世紀1990年代的日系車卻是很常見的設計,甚至在一些歐系車上也能看到(例如寶馬3系E36雙門車型)。不過氣密性不如傳統車門也是事實,只要膠條一老化,馬上就能感受到惱人的風噪。

  駕駛座具備電動調整功能,另外還有一個手柄能讓你快速將椅背放倒(副駕駛座也有),縱使以我1.7m身高在前排入座之後,後排幾乎沒有乘坐空間。皮革座椅龜裂的情況非常明顯,但是座椅的填充物狀況不錯,對於駕駛者上半身的包裹性、支撐性都有很好的表現。

  副駕駛座有一個手套箱,如果沒有氣囊的話,安裝氣囊的位置也是一個手套箱。至於車內其它的儲物空間表現並不充裕,只有一個能放手機的中央扶手下方的空間。在992都配置杯架的今天(992的杯架在這裡),這輛Supra還是見不到這向配置,所以你不必想能邊開車邊喝飲料。至於隨身行李,往後排扔就對了。

  總的來說,這輛Supra的內飾狀況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雖然有些使用過的痕跡,不過內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鬆散。而車內人機工程學的水平很高,你很容易調整到你覺得剛好的坐姿,這也是那個時期日本平價跑車的特色之一,不過儲物空間就不用多想了,除了手套箱和中央扶手下方的空間,這輛車沒有多餘的儲物格,或許,設計師覺得跑車駕駛沒時間和飲料吧。

3動力感受

  很多人一說到Supra,一定會提到2JZ-GTE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能在腹內不做任何更動的情況下能夠提升到4~500馬力左右,不過先前我們提到了,我們這次的主角是一輛搭載代號2JZ-GE,3.0L直列六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25馬力(165千瓦)/5800rpm,最大扭矩為285牛·米/4800rpm,以二十多年前的技術來看,這樣的輸出並不算落後。

  或許是2JZ-GTE的魅力實在太強,大家改裝的重心自然集中在渦輪車型上,但這臺自吸發動機也是有少數玩家關注,因為它和2JZ-GTE的本體相同,所以國外也有替這臺發動機加裝機械增壓或是渦輪增壓套件的案例,同時也有少數玩家堅持“NA is the best!”,堅持自吸路線。替2JZ-GE換上六喉直噴套件之後,最大輸出大約能到達300馬力左右。

  和這臺發動機搭配的是一臺五速手動變速箱,渦輪車型則是搭載一臺GETRAG提供的六速手動變速箱。而自動擋車型則是一律配置4AT,在當時4AT是主流配置。

  這輛車不需要踩下離合器就能發動,和現在車型不一樣。除了右舵車的空間感讓人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其它部分都不會讓你覺得彆扭。另外,這臺五速手動變速箱的換擋手感維持的還不錯,沒有鬆動或是擋位間隙過大模糊的問題,行程也不算長。離合器腳感雖然不像家用車那麼輕盈,但是遇上首都高堵車時也不會讓你覺得腳痠,半聯動的範圍也很明確,所以這輛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親和力很高,非常好開。

  3.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在當時和現在都算不小的排量了,老實說踩下油門之後並沒有覺得這輛車的輸出給人“猛爆”的印象,只能說是順暢。轉速攀升的速度不是非常快的類型,不過輸出的力度很平均,不會有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的遲滯感,或是高轉速時的後繼無力感。但是這臺發動機終究沒有VVT-i的助陣,所以高轉速的延伸性沒有那種“轉速越高越快樂”的感動。

  這款車的動力其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強大,畢竟這是一款20年前的車款,車輛狀況可能也不復當年。根據外媒的數據,自吸版本的Supra其0-100km/h加速大約在7s左右,我們沒能在這輛試駕車上驗證這項數據,而且7s在現今來說也不算快。

  五速手動擋在高速公路上巡航的時候,不會出現擋位不夠用的感覺,而且這臺六缸發動機的聲浪較為低沉,所以就算是轉速較高也不會覺得非常吵雜。鋼索式的油門反應很直接,但是這輛Supra並不會讓你有很躁動的感覺,畢竟當年Supra的還是很強調行駛質感的。

  我們拍攝的形行程為374km,總共消耗了44.54L汽油,油耗表現為11.9L/100km,考慮到我們歷經的路況有堵車、高速和山路,這樣的表現還能接受。在全新Supra產品線中,原本的3.0L發動機將被2.0T發動機取代,開著這臺幾乎已經消失的直六+自吸的Supra,總讓人有種歷史不斷前行的感覺。

4操控感受

  為了強化本車的運動性,本車使用了前後雙叉臂懸架,高配車型還配置了倍適登減震器,除此之外,豐田在Supra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部品,除了鍛造路鋁合金前上擺臂、鋁合金後上擺臂,前副車架也使用了鋁合金材質。縱使用上了大量鋁合金材質,但是SZ車型1430kg的整備質量並不算輕(RX-7的整備質量不到1300kg,NSX不到1400kg),而渦輪車型的整備質量大約在1500kg左右。

  在試駕Supra之前,早就聽過它有著“直線王、彎道亡”的稱號,所以一直很好奇這輛車到底在山路上有什麼表現,於是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風景區:箱根。這裡的山路比較狹小,不像北京周遭的山路又大又寬闊。在試駕完後,我可以很肯定“直線王、彎道亡”這句話絕對是從沒開過的人口中說出來的一句話。

  或許是FR的佈局加上相對較重的車體重量,又或許是Supra強大的動力改裝潛力,讓它的彎道表現不那麼耀眼。我認為Supra的操控感受的確不是那種令人一上車就能感受到“操控很靈活”的那種類型,換言之,它的操控的確沒有給人很深的印象。

  但是Supra畢竟還是一輛跑車,而且從用料上來看,豐田還是很想讓它有一定的操控性的。在駕駛的時候,你會知道車要去哪裡,心裡至少有個底,和家用車還是有些區別。我相信如果我們的試駕車輛狀況再更好一些,整體感受還會向上提升。

  另外,我們的是駕車是自然吸氣的SZ版本,所以動力來的比較順暢,理論上車頭重量也會比渦輪車型的RZ要來得更輕,而實際上SZ也比RZ或是RZ-S車型輕了大約100kg左右,對於山路操控有正面的影響。2JZ-GE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對於一般人來說很友善,不需要拉轉速換動力,開起來非常輕鬆。

  我們的試駕車被換上了RZ車型使用的倍適登減震器,有鑑於RZ車型的整備質量較高,這套減震器對於SZ車型來說稍微硬了一些。在一些鋪裝狀況不加的路面,你就能感受到一些比較大的搖晃了,幸好,整體給人的感受還是兼顧日常舒適性的(大概比原廠BRZ更硬一些)。

  另外,這輛車無可避免地受到歲月的摧殘,出現一些鬆動的狀態,高速行駛時,你會聽到駕駛側出現一些“漏風”的聲音,重新關上窗會好一些。試駕車前輪裝的是南港NS-2,一款以吵著稱的輪胎,不過路噪還是在能接受的範圍內,排氣管聲浪才是車內最大的“噪音來源”,一開始我以為這輛車改過排氣管,直到在車外聽才知道這款車搭載的是原廠排氣。

  這臺JZA80 Supra給我的感覺是一輛較偏向舒適性的GT跑車,原廠的設計很適合日常使用,我們從提車地點到箱根再折回,大約開了374km,在車內除了覺得排氣聲浪比較明顯,沒有太多令人不適的地方,在箱根的山路上慢慢開也覺得很舒服,不需要得開得非常快才能享受到樂趣。

  全新Supra現在已經在許多國家/地區上市了,大多數媒體試駕之後都給予正面的評價,而全新Supra的出現,也讓老款Supra再度成為熱門焦點,畢竟2JZ-GTE在目前還是很熱門的移植髮動機之一。和現在的新車比起來,Supra坐起來、開起來都很有1990年代的的懷舊感受。戰鬥的內飾設計、更直接的路感,更機械的操作手感,和現在高度電子化的車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日本現今的環境下,年輕人對於這種性能車的興趣已經大大降低。日本市場已經失去對於跑車的熱情,所以我們在拍攝時,並沒有獲得太多人的關注,從東京街頭看到的車款,或多或少可以印證現在日本人對於汽車的態度為“實用主義至上”,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從泡沫經濟之後,日系車廠對於性能車款會如此冷淡。

  而車齡偏高的車款在日本的維護費用也不低,所以這類經典車款在街上反而不多見,且受到的關注度並沒有想象中的高,但是開著它的心情還是很美好的,並不只是它是一輛Supra,而是從小在書刊雜誌裡面的日系跑車,或是灣岸線上的神話,活生生出現在你面前。誠然我100%認同現在的新車一定更完美,但是Supra對我們來說(特別是日系車愛好者),則更是一種精神象徵。

5美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