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连续剧,扇贝“又跑了”第四集

今年双11没钱剁手,正发呆呢,突然吴老板送来了大瓜,废话不多,赶紧开啃!

一、 扇贝跑路史

其实这次扇贝已经不是第一次死了,也不是第二次、第三次……

1. 早在2014年10月,北黄海就来了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把公司在105.64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给整死了,当年净利润巨亏11.89亿。

2. 2017年,因海洋灾害又把扇贝给饿死了,亏损7.23亿元。(被查明财务造假,我们稍后再表)

3. 2018年,海洋牧场灾害,虾夷扇贝产量再减少。

4. 2019年11月11日,扇贝又又又"猝死",死亡80%以上,账面价值3亿。(深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

没有接触过扇贝养殖的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虾夷扇贝养殖周期在2年左右,5年出事4次,合着2012年-2017年养的扇贝大部分都死了,那可是大10几亿人民币打了水漂。

獐子岛财务造假被调查,和闹着玩似的,难道偏远地区的"小公司"?

NO、NO、NO,恰恰相反。

故事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今天的故事开始了)

二、 "獐子岛"是谁?

獐子岛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集体所有制公司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2001年拆分为

· 獐子岛渔业集团(后来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 獐子岛海达公共设施服务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产、社会公共事业)。

大股东是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发展中心的实际控制人有兴趣的自己了解一下!

2002年,自然人吴厚刚注资848万,持股10%,至今仍是吴老板仍是董事长,不过持股比例已经降到1.06%。

2006年獐子岛顶着全国最大独立开发海域养殖面积和国内最大海珍品底播养殖企业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彼时风光无两!股价曾在2008年1月创下151.23元的纪录,成为沪深两市"股王",也是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

2006年-2011年期间,营收、净利节节升高,2011年净利润达到顶峰4.98亿,扣非净利润5.57亿。但2012年开始断崖式下降,净利润只剩1.06亿,净利润同比减少79%。

不过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14年,由于"外部原因",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核销存货,对存货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记入当期损益后,巨亏11.89亿。2015年又亏损2.4亿,自此"獐子岛"开启了两年亏损一年盈利的模式,成为"保壳"大军中一员。

时光如梭,就来到了2016年,眼瞅着公司带上ST不能再继续亏损了,管理层联合"资本大佬"开始筹划资本运作。

三、"和"系资本大佬入局,带来资本运作良方

2016年,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背后是"和"系资本大佬)以7.89元/股的价格受让控股股东5900万股,涉及金额4.67亿。作为购买前置条件,要求控股股东利用不少于2.3亿元股份转让款购买上市公司剥离的"低质量"资产,包括与海珍品养殖无关的休闲旅游、客运运输、海鲜酒店。和与公司高管利益捆绑,要求高管人员认购基金份额不7500万。

这样操作完成,部分股份转让款就能回流上市公司体内,又能清理上市公司低效资产,还能把公司利益和高管人员捆绑,可谓一举三得。

公司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加上一众人的不懈努力,2016年公司扭亏为盈。鼓掌!

可是,好景不长2017年,公司再次巨亏7.23亿!今年7月,证监会对獐子岛的立案调查结果出炉,认定2017年董事长吴厚刚等人涉嫌财务造假、虚假记载以及未及时披露其他信息等问题。

四、 "存货"科目被一cue再cue,连机构都怕

这次扇贝"猝死",账面价值3亿,2019年三季度存货一共10.84亿,一下子接近30%的存货就这么消失了。今天,2019年11月12日,股价被"摁死"在跌停板上,收盘价2.7元/股。40000多股被"关灯吃面",呜呼哀哉。

还记得2016年"和"系资本大佬斥资4.67亿"驰援"进入吗?彼时,7.89元/股买的,截止今天2.7元/股,账面浮亏已经接近70%,额,大概亏3个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