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到底能不能意識到我們的存在?

螞蟻到底能不能意識到我們的存在?

螞蟻到底能不能意識到人類的存在呢?我們可以從體型、螞蟻感知世界的多個生理維度來進行分析。

螞蟻的日常

體型維度

如果用我們人類自己的感官來認識的話,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人類能意識到幾萬米的高山,能看到距離我們幾億光年的星空,當然,如果單獨體型層面來說的話,螞蟻應該能意識到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存在的,但是至於能否意識到人類的文明,可能就有待考究了。

舉例類比一下,也就是人類的體型在0.5m-2.5m之間,螞蟻的體型在0.75mm至52mm之間,也就是說人類的體型是螞蟻的667倍-3500倍,如果人類世界出現大於人幾千倍的生物,比如高山一樣大的奧特曼怪獸恐龍之類的,人類肯定是能意識到它的存在的。

但是這樣體型的懸殊下,認知上應該會有時間的差異,據瞭解,螞蟻的爬行速度是35m每小時,按照人類的步行速度進行類比,人類步行的速度大概是1m每秒,螞蟻步行的速度約為0.0086m每秒,這就相當於螞蟻走了一百步了,人類可能才走一步,在這樣的差距下,螞蟻即使感受到了人類的存在,應該也會把人類看成如活火山一樣的東西吧。

其他生理維度

但除卻體型的差異外,其實螞蟻的生理結構跟人類的並不相同,我們可以從人類感知世界的器官眼耳口鼻逐一分析。

首先,螞蟻的眼睛是由數千單眼球結構組合構成的複眼,而每個單眼球多可以像一個正常的眼睛一樣去發揮作用,但是由於體型的限制,螞蟻的視力還是和人類相差甚遠,據瞭解,螞蟻的視野只有3度,視力相當於人類視力的十分之一。

顯微鏡下的螞蟻眼睛

螞蟻視覺體驗設計

除此之外,和人類鑲嵌結構的眼睛大不一樣的地方,螞蟻的眼睛鑲嵌在頭部的兩側,不具備像人眼一樣可以轉動,人類頭部不動僅依靠眼球的轉動雙眼視角可達到左右230度,上下150度,而螞蟻的眼睛是固定的,視覺範圍只能依靠頭部的轉動。

不同體型的螞蟻,視力的距離也有所差異,但是畢竟受到視力和體型的限制,螞蟻一般只能看到眼前40mm到70mm的東西,而且分辨率很低,幾百幾千個眼球疊加在一起,跟我們平時看到的萬花筒差不多。

螞蟻頭部的CT照片

而人的身高相對於螞蟻來說,真的超出自己的視力範圍太多太多了,想看到一個完整的人都非常的難,更別說依靠視力來發現人類的文明瞭。但是出於結構的不同,螞蟻眼中的世界人類也看不到,比如說某些光線。

相比於眼睛,螞蟻的聽覺、嗅覺和觸覺更能幫助它們生活。

螞蟻具有相當發達的聽覺細胞,螞蟻的頭部、觸角、胸部和前腳的脛節都分佈有聽覺器官,和人耳朵的結構類似,通過感受聲音的振動來辨別。螞蟻自身也通過摩擦發聲來與同伴交流信息,聲頻約為1-10khz,接收的分貝可高達75db。人耳的聽力範圍在20-20khz,雖然人耳的聽力範圍更大,螞蟻的聽力範圍也讓人非常震驚了,而且一些低頻段的聲音還是人耳觸及不到的地方。

再來就是嗅覺了,很多人說螞蟻的視力,相當於瞎子,其實是相對於螞蟻的嗅覺來說的,在螞蟻的對外界世界的感知裡,視覺起到的作用是遠遠不及嗅覺的,螞蟻尋找食物,辨認方向,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的嗅覺,甚至有人說,螞蟻的嗅覺靈敏度跟狗不相上下,可試想,狗可是能嗅到2公里內氣味的生物啊,螞蟻雖然不能嗅到2公里那麼遠的距離,但相對於自己的體型來說,能聞到幾十米以外有機質的味道也是非常厲害的了,這可是相對於自己體型的幾萬倍。

這種嗅覺靈敏度相當於假設一個人能聞到幾公里以外食物的味道,這要放在人類身上,那可就是有了超能力了。

其實觀察螞蟻的外形,它頭上的兩條觸角是相當的吸引人的,眾所周知,螞蟻的觸角有非常多的作用,不只分佈著眾多嗅覺和聽覺神經,而且能夠通過對外界的接觸,感知自己的空間位置,維持身體平衡,並且能夠清楚的探明眼前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硬度以及前進道路的起伏情況等,作用就行盲人的導盲棍一樣。

通過對螞蟻感知世界的途徑分析,雖然螞蟻擁有著相當不可思議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但是它的世界也永遠被限制在那裡,就如同人類,如果不能借助望遠鏡等工具的作用,就永遠不可能發現地球之外還有宇宙一樣

在螞蟻小小的文明裡,有沒有可能和人類一樣,擁有著對可感知事物的運用能力,也許隨著漫長的進化發展,有那麼一天,小小的螞蟻也能和現在的人類一樣,認識到世界之外世界的存在。